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千七十一章:悲催的高拱(1/2)
    第两千七十一章:悲催的高拱

    杭州的一切虽然很多波折,但还算是平稳。

    即使是那些在股市亏钱的,只要自身工作没问题,生活也过得去,无非就是家宅不宁而已。

    但回到京城,眼看要过年了,这日子可就云波诡谲多了。

    腊月二十六,高拱第一年当首辅快收尾了,气得一个人在内阁值房里面大骂。其余的人完全不敢吭声。

    哪怕平日里敢于说话的张居正也一声不吭。

    高拱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严嵩在时没这么多事,徐阶在时也没这么多事,结果自己刚接手,事多得完全忙不过来,完全就跟烫手的山芋一般。

    意外一件接着一件。一件比一件棘手。

    首先是三月末泰西诸国的使臣国礼问题。非藩国觐见,怎么搞,大明这么多年还真的没搞明白。

    结果这事还没完,就是徐家人整了出朱雀国建国了。

    同样还没完,就是河南黄河决堤。

    再然后就是西北羊毛纺织大停工,所有机器设备损坏严重。这可是高拱以首辅信用强行动用了三十万两银子打造的西北羊毛纺织布局。带动地方衙门乃至民间投资那就更多了。现在说不定趁着过年赌咒发誓骂高拱呢。

    紧接着是倭国求援,天皇被打得快招架不住了,关键还是东洲那边的大明逃难势力支持的。

    没过多久就是东洲也建国了。甚至还来信说愿意向大明称臣,还与朱雀国说好了,到时一起组成大明联邦诸国体系,只要进了这个联邦都是华夏正统,都是同胞兄弟。

    除了这些,言官对浙江新学的指责就没断过。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关键是下半年来,言官们居然调转口径批评其河南了。

    这个转弯直接让高拱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还想大力推广河南经验的,直接在六科那里就走不过去了。

    高拱原本是想把河南的经验作为自己施政的一个工具的。结果没想到直接一开始就有些行不通。

    河南的最大经验就是朝廷通过衙门与都律司双重机构管到每一个人。可不是像以前地方所有的事情都扔给巡检司,这玩意几乎意味着地方完全是放养状态。

    新的改革,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