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一遍。
有道是温故而知新,虽然很多数据都是去年的了,但如果用新的目光去审视、去研究,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研究,就要不怕麻烦,更要脚踏实地。
大量曾经的数据被翻出来。因为随身空间的缘故,楚飞的重要物品都放在随身空间中,比如大量的存储卡。
不觉到了第二天早上,楚飞从虚拟空间中退出,眼中精光闪烁。
一晚上的思考和研究,让楚飞对接下来的修行,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数据修行,是科学修行,但科学也要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模拟法则。
但要注意的是,科学修行的模拟法则,不是照抄,更多的是理解、然后以科学技术来重建一个法则。
举个栗子:
自然界,木头可以漂浮在水上,然后人类以这个为基础,研究出了木筏、木船,提取其中的“法则”、也就是浮力相关的知识,最终建造出航空母舰。
而后科学进一步发展浮力的“法则”,出现了飞艇这种空中巨霸,高空氢气球等,实现了由水面到天空的突破。
这是模仿/照抄和科学重建的区别。
如果用浮力、木筏、船等的发展和设计流程来比作修行,那么:
低级的修行就是简单的模仿;看到自然界木头能漂浮在水面上,就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木头,或者拥有类似的特性。好一点的是广泛观察,让自己变成竹筒等等。
但无论如何,这种低级的修行利用的只是表象,无法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什么会有浮力。甚至可能连“浮力”这个概念都没有。
好一点的功法,可能会研究一下水面、木头的简单关系,然后出现木排、竹排、羊皮筏子等等。或者进一步发展出木船、竹船等。
但基本上到此为止了,依靠表象观察能发展到这里,就算到了极限。
实际上,这也是大部分玄幻类型功法的上限。
但是科学研究,还可以进一步,从表象中提取本质——浮力其实是一个复合概念,其包含密度、重力、材料等,进一步发掘出流体力学等等;
等到掌握了这些本质,就可以发展出更高级的科技(功法),此后从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