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邢夫人服软,王夫人也不愿意去继续刺激邢夫人,打压邢夫人,她还真的是害怕弄出更大的风波来。
正如同之前王夫人去问贾母老太太安,贾母老太太就曾经对王夫人说过的话语一样,“这个大家族维持起来不容易。老话常说,家和万事兴。此事虽然她也有过错,但是,你也是一个吃斋念佛的人物,如何能够做绝了?算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放出去也就放出去,多大点儿事儿?倘若是因此坏了家庭的和睦,那才是大罪过了。”
在贾母老太太看来,柳家兄妹的生死与整个荣国府的安宁比起来,孰轻孰重,心中还是清楚的,并没有真真的老糊涂。
王夫人听出了贾母老太太想要息事宁人的意思,也是脸色微变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依老太太的意思来办。”
果然,今天王夫人来了之后,一直都是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不开腔。
不然王夫人还能够怎么办呢?
整个荣国府内的夫人们也好,太太们也罢,说到底也还是老祖宗的情面最大。
老祖宗说了才算得了数,而不是王夫人和邢夫人说了算数。
正如同皇宫里面的皇太后,虽然看上去不管事情,可是皇太后的建议,皇后和妃子们也还是要谨慎思考和听从的。
这时代,宗法大兴,礼孝大于天,只要贾母老太太开口说话了,那么无论是王夫人还是邢夫人都不能够更改和忤逆。
一旦不从,便是不孝。
不孝,放在古代,直接将你给打死,都无人替你伸冤。
便是你去官府衙门告状,不仅仅不会得到理解和支持,反而是会被暴打一顿。
就听见贾母老太太开口,笑着说道:“这家里面管家的人物,我看三丫头就合适。”
“三丫头,心思敏巧,也是一个敏慧人物,旁边还有众姐妹们帮衬,定然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这样说着,众人心中亦是想着,眼神莫名地看向贾探春,转了过去。
“咦?”
不远处,邢夫人正好望着贾探春的脸色,脸上逐渐露出些许惊讶的神情。
不由得让邢夫人想到一个故事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