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发展需要资金,另一方面是发展需要市场。
历史上,三菱在战后重新开展汽车业务的十年里并没有拿出真正自己的产品,在战前已经拥有汽车制造技术的它在战后却比其他日系车厂落后了一拍。
1955年,日本推动了国民车政策,以廉价造车为主导方针推动汽车普及,1958年由巴鲁推出的subaru360打响了头炮,廉价的微、小型车成为了市民的新宠。
日本汽车的冒起也为三菱的一个转机。直到1964年,被分离的三家公司重新合并,正式改名为三菱重工业。
1970年,三菱为了与克莱斯勒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独立了汽车部门,即三菱汽车公司的正式成立。
1973年,“ncer”系列第一代的诞生,成为了三菱的一张利器,为其后诞生的众多车型打下重要的根基。
事实上,ncer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代替笨重的gant出席拉力赛事。这款紧凑而具操控性的车型,意外地取得商业上的成功。通过ncer系列的不断曝光,三菱在世界拉力赛上赢得了扩展了品牌的名气。
面对这样大的成就,三菱汽车开始变得野心勃勃,想要从集团取得更加庞大发展资金,可惜集团那边看好的却是投资少回报高的房地产,而不是不断投资回报未知数的汽车工业。
另一方面,虽然三菱汽车虽然靠着拉力赛打开知名度,但在全球还属于吊车尾存在。
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市场给他发展注入能量,杜永孝所在的香港,无疑是亚洲首选!
实际上,杜永孝来到东京之后已经与三菱汽车大佬大宫英明有了联系,双方在洽谈把三菱汽车引进香港,建立生产基地。
杜永孝是香港华商会长,又是地产大亨,警务处长,这样身份完全可以让三菱在进军香港时候顺风顺水。
大宫英明这样精明的人又哪里知道杜永孝这样做不是在“引狼入室”,而是在坑三菱汽车。
杜永孝的目的是要三菱汽车的技术!
无论如何困难,杜永孝都要把那些技术,尤其发动机技术拿到手!
只有这样,杜永孝以后才能在香港独立发展属于香港属于民族的汽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