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里干活,文武廷臣能眼巴巴的看着?
天子至尊,尚且亲事农桑,而且不是做做样子。
这些个文武廷臣,就只能想尽办法找到短褐,换上之后赶紧跟着一起下田。
德:躬行心得之理。
但是朱翊钧愣是没让人给文武廷臣们准备短褐,有几个廷臣一看到小皇帝的打扮,就知道皇帝要下田,立刻就差人去取短褐,家里没有也立刻去买,绝对不能在收完之前,还没找到短褐。
海瑞是最快找到短褐的,他生活清贫,短褐就是他在琼州的日常起居所用,回京之后,他家里就有。
左边的田亩很快就收完了,剩下几个廷臣,没找到短褐,站在干岸上,格外的尴尬。
谁有德,谁没德,一目了然。
这里面六部明公礼部尚书陆树声和右侍郎万士和就没找到,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没找到,四个人站在田边,尴尬无比。
人多力量大,很快番薯就收完了。
徐贞明带着一众小宦官小心的称重,在长达半个时辰的称重后,徐贞明拿着小本本,来到了皇帝面前,大声的说道:“陛下,右边未经过掐尖一共打了一万五千三十二斤,左边清点之后,一共打了两万五千五十三斤,按照五折一算,右边田的亩产为六百斤,左边亩产为一千斤。”
葛守礼疑惑的问道:“是多少就是多少,为何要五折一核算?”
海瑞看着葛守礼一脸的迷糊,无奈的说道:“干重。”
这个不种地的葛守礼,不太明白为何要折算,但是海瑞已经看明白了。
“原来如此。”葛守礼恍然大悟。
别人不知道,只会把疑问留在心里,等待没人的时候,再找人讨教,葛守礼倒好,不知道他真的问。
朱翊钧笑着解释道:“葛总宪问得好。”
番薯这种粮食,就得从一开始确定好折算标准,否则到了下面,干重鲜重混算,这番薯还没起飞就被折了翅膀。
有的时候,朝堂的确需要葛守礼这样的人,来问一些旁人不问的问题。
朱翊钧接着说道:“我们将番薯切条,晒干了之后,干重只剩下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多点,所以五折一核算,右边亩产为六百斤,也就是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