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十三章 矛盾说已然大成,成书刊刻天下(5/11)
拿着一本奏疏说道:“应天巡抚宋阳山上奏说:这素来苏松膏腴之地田赋不均,侵占拖欠数不胜数,闻之使人扼腕痛惜,今日圣主践大宝之位,理当剔刷宿弊,为国家建经久之策。”

    “豪家田至七万顷,沈氏欠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且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

    “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乱。”

    应天巡抚的这本奏疏,乍一看,说的这个豪家,是松江的另外一半——沈氏,徐阶的正夫人的沈氏。

    “七万顷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夸大了?过于鼓噪声势了?”海瑞眉头紧蹙,七万顷是七百万亩!

    大明拢共就七百万顷田亩,徐阶一家子能搞这么多?

    松江府哪来的这么多的地,海瑞任应天巡抚的时候,也查过徐阶正夫人的沈氏,的确良田无数,但是绝对没有七万顷之多。

    “海总宪之疑,我也有,并且专门下文询问,应天巡抚的本意是:南衙侵占田亩已经超过了七万顷,单算沈氏欠了两万石的藁税。”王国光把这句话解释清楚了。

    是整个南衙被侵占的膏腴之田,超过了七万顷,而不是沈氏,徐沈两家多大的能耐,能侵占七万顷…

    刚收到奏疏的时候,王国光大感惊讶,还专门写了信询问宋阳山,沈氏什么身份,能搞七万顷田?

    宋阳山回文,王国光才搞清楚。

    如果徐阶不投降,被要求还田的就不仅仅是徐阶侵占的那二十四万亩,包括了他正妻家中,以及整个南衙地面,七万顷田亩,都要被追查。

    王国光拿出这本奏疏专门说事,就是逼徐阶不要反抗。

    “如此,是我理解有误。”海瑞了然,南衙地面十四府,占了大明半数以上的藁税,近年来,国家财用大亏,和南衙侵占兼并之风愈演愈烈,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徐阶还田事,在王国光补这一刀之后,暂时告一段落。

    张居正继续说道:“陛下幼冲,群臣奏疏又晦涩难懂,仅有句读,公文歧义连连,考成法第一事,公文可用俗文俗字,逗句要有,理当表述清楚,没有歧义,减少冗杂内容为宜。”

    张居正为了小皇帝能看得懂大明朝臣们的奏疏,考成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