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并没有出现过。
万士和一时间被问的有点懵,他思考了许久说道:“从正统年间靖远伯王骥起。”
朱翊钧继续问道:“那就是了洪武、永乐、宣德年间,并无文官督军之说,自正统年间起,那万尚书能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吗?”
万士和思虑再三,他俯首说道:“英庙正统二年,都督蒋贵统兵剿胡寇在捕鱼儿海败亡归,同年五月,主上遣王骥前往问讯,王骥疾驱至军,大会诸将,王骥问:往时追敌鱼儿海子,先退,败军者谁。佥曰:都指挥安敬。王骥承密旨,戮都指挥安敬,遂缚安敬斩于辕门。”
朱翊钧再追问道:“正统二年,王骥承了谁的密旨,杀都司都指挥使安敬?”
万士和沉默了许久才艰难的说道:“英庙主上。”
“彼时英庙几岁?”朱翊钧丝毫不打算放过万士和,继续追问道。
“十岁。”万士和说完就沉默了。
他眼前的小皇帝已经足够英明了,但是小皇帝从来没跟哪个官员说,你去把都指挥杀了去。
朱翊钧看着万士和说道:“朕读史无错的话,洪武二十一年,大将军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彻底打掉了北虏的皇帝号,自此胡虏庙堂不设。”
“捕鱼儿海极远,深入虏境,都督蒋贵等统兵前往捕鱼儿海剿匪,败归,其败亡究竟为何?”
“好,且不论败亡为何,就说王骥奉密旨杀都指挥安敬之事,未经审问,直接绑缚辕门之外斩首,以彼时礼法纪纲,这么做合乎法度吗?”
“臣不知。”万士和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朱翊钧见万士和不答,他立刻说道:“那以今日之礼法纪纲,合乎法度吗?”
刑部尚书王之诰俯首说道:“陛下容臣详禀报,大明律有言:六部、都察院、按察司并分司及有司,见问公事,但有干连军官,及承告军官不法不公等事,须要密切实封奏闻,不许擅自拘问。”
“于今日法度而言,亦不符合法度。”
刑部尚书王之诰是搞刑名的,陛下问合不合法啊?他自然要出来说辕门杀将到底合法不合法,根据明文规定,王骥杀都指挥使,是不合律法的。
“不符合。”万士和只好硬着头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