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也没征伐出个结果来。
大明腹地距离麓川实在是太遥远了,动兵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获利极少。
精算的风力,有的时候并不是全无道理,王骥三次出战动辄数百万两粮饷,而麓川土司以逸待劳,大明真的是血亏。
莽应龙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才这么骑在大明的脖子上拉屎。
朝廷的安抚则是召见使者,偃旗息鼓休兵止战,让边民休养生息,同时加大对缅甸珠玉和木料的采卖,缅甸的柚木,是最好的造船材料,没有之一。
“现在不能打,大明新政不过五年,朝廷财用稍有盈余,此时征战麓川,有穷兵黩武之嫌,这个委屈,这口气,朕选择咽下去,就让王希元招抚吧。”朱翊钧看着一众廷臣,做出了决策。
所有的朝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圣明。”吕调阳带着廷臣们高呼圣明。
陛下这个决策在当下是对的,这口气暂时忍下来,毕竟大明劳师远征,不是时候,主要矛盾还是在北虏,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其实朝臣们非常担心,大明皇帝会受不了这个委屈,直接出兵。
主少国疑,就是疑惑在这里。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一个十五岁的君王,在歌功颂德中长大,周围所有人都告诉他,是至高无上的,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是万金之躯,如山岳高峻岿然,如日月贞明普照,结果面对缅甸挑衅,大明皇帝居然要受这个委屈,甚至是屈辱,要大明当缩头乌龟。
而且最关键的是,陛下一向表现的比太傅张居正更加激进,廷臣们无不担心,小皇帝做出的决策让刚刚恢复了几分元气的大明,再次向深渊滑落。
“安抚之后则是利用各邦世仇,里挑外撅,利用羁縻,反复挑唆其内讧。”吕调阳的语气里带着森森阴气,根本就不是大明明公该有的气质,里挑外撅这四个字,冠冕堂皇的就说出来了。
大明现在擅长里挑外撅,利用其内部矛盾瓦解对方,这种手段,对于极度要求道德的大明朝而言,其实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大明明公就是这么直接讲出来了,所以朱翊钧肯受这个委屈,因为受委屈不代表大明什么都不做了。
大明现在里挑外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