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思忖了片刻说道:“历史没有如果,谁知道汉武帝没有组建这十万铁骑,大汉会不会被匈奴所灭,所以汉武帝无法证明他的抉择是对的,所以他会变得疑神疑鬼,情理之中了。”
朱翊钧其实可以了解汉武帝的想法,作为帝王,在匈奴再次开始劫掠边关的时候,他自己一生的功绩像是个笑话,但是以后世观之,正如张居正所言,那是个关键的历史窗口期,汉武帝把握住了,他借着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军事奇才,完成了远征漠北的奇迹。
匈奴一直活着,甚至比大汉活的还要久远,可实力已经对中原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草原上的单于继位也要看大汉的脸色,匈奴一直想要活成大汉的模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还建立了汉赵,尊刘备的儿子刘禅为祖宗,要再复大汉荣光。
朱翊钧不认为汉武帝做错了,因为当时匈奴的实力远比现在的北虏强横的多。
“汉匈最后和解了。”张居正是非常支持大明对俺答封贡的,俺答姓孛儿只斤,是黄金家族的叛徒,投靠了大明做了王爷,算是给大明和北虏的和解带来了契机。
朱翊钧导致知道和解这件事,被人戏称为汉匈合并条约的汉匈和亲政策,自王昭君出塞开始,汉匈合流就开始了。
“所以,组建骑兵这件事,就先组建两个骑营吧,六千人。”朱翊钧思前想后,骑兵还是要有,精锐骑兵有左右战场局面的能力,精骑一向很贵,六千人的规模,大明还能够承受得住,再多,现在大明真的无法承担。
大明九边军费一年六百六十万两白银,京营和南衙水师一年支持二百七十万两白银,这就是九百万两的白银支出,即便是组建一支六千人的精锐骑兵,大明每年的军事支出就超过了一千万两。
而万历初年,在张居正急匆匆的完成了全国的清丈还田,将田亩数从四百万顷提高到了七百万顷,完全实行了一条鞭法的万历九年,大明当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二百一十七万两。
而现在在清丈没有完全完成,在一条鞭法未曾实行的万历五年,一年一千万两的军事支出,占据了大明一半的财政支出,这已经算得上是穷兵黩武了。
得益于毛呢官厂、西山煤局、松江、南衙、福建造船厂、各大织造局的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