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说完了,可有人有异议?(4/10)
万士和说道:“先生有言,矫枉必过正,朕以为革除宿弊,补义官一体废除,改土归流,用万太宰所言之法,任期满九,则加恩科特赐进士。”

    张居正上过一道《陈六事疏》的奏疏,这本奏疏,就是张居正新政的纲领性文件,而矫枉必过正这句话出自张居正议论修省。

    陈六事第一事就是固邦本,曰: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伏望皇上轸念民穷,加惠邦本,于凡不急工程,无益征办,一切停免,敦尚俭素,以为天下先。

    张居正对皇帝明确要求尚节俭,这回旋镖,已经打在了张居正身上,哪有为了躲避给白银恩赏,偷偷躲在文华楼里用千里镜看热闹的皇帝!

    朱翊钧不喜欢万士和用出身看人,毕竟现在大明考成法之下,连吏员都能得到官身,官吏自古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张居正以祖宗成法为由,打破了上升的通道。

    万士和这一句话可是要得罪不少人。

    可是朱翊钧还是同意了万士和的想法,一刀切,先除了宿弊,把这个卖官鬻爵给废除了,影响到改土归流,就用特赐恩科进士去庆赏威罚,继续推行。

    解决一个矛盾,会出现新的矛盾,这是必然,卖官鬻爵已经发展到了贷款交纳义官之价,而后从百姓身上搜刮的地步了。

    而且这笔账不过朝廷账目,就代表着无从稽查,即便是在地方也是一屁股的烂账,这已经到了不得不为、势在必行的地步了。

    “臣等遵旨。”吕调阳见陛下综合了大家所言,仍然要革除宿弊,那就停止义官官身就是,官身的印绶和冠带出自朝廷,朝廷收紧了口袋,的确可以对卖官鬻爵之风进行肃清。

    吕调阳在吏部部议的奏疏上总结了后写在了浮票上,朱翊钧拿起了万历之宝,盖在了奏疏上,文渊阁会拟旨,传递四方。

    有舍才有得。

    万历初年不是晚明,皇帝的圣旨,朝廷的令制,还有极大的行政力量,在万历十三年后,行政力量开始以断崖式下跌,最终失去了掌控天下的威能。

    军权、财权、人事权,是三个很重要的显性权力,万历皇帝将戚继光流放广州,而后罢官,张居正给万历皇帝留下的十二万京营,开始欠饷,京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