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明社会意识的进步和逐渐接近社会存在。
其实朱翊钧本人是挺胡派,因为挺张派的论点,最强而有力的证据,其实站不住脚,万历皇帝本人就是铁例。
就像朱翊钧习武多年,仍然是个锐卒,绝不是个悍将,更不是一个元帅,没有军事天赋这种事,是朱翊钧的遗憾,也是他认可的现实。
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朱翊钧就从来不喜欢让大明第十七步营地三架偏厢战车向右三丈,那是给戚帅的征战增加难度。
不会打仗,但是朱翊钧会搞后勤。
八月初七,大明皇帝一如既往的前往国子监彝伦堂,这是大明皇帝亲自授课的日子,他教的内容,还是老样子—算学。
大明的羊毛生意在茁壮的成长,草原上匹的数量正在稳定的减少,种植牧草的草场越来越多,十五亩草场放一只羊,逐渐可以十五亩草场可以养两到三头羊,全看天意的随水而栖的草原游牧生活,正在被半耕半牧快速代替。
草原的养殖业在快速的发展,草原人一旦失去了马匹,就失去了唯一的优势,机动力,大明和草原和解的真正契机,正在到来。
而耿定向、焦竑师徒二人,对生产做出过精准定义,而他们对生产力,在草原的模型之下,做出了进一步明确的定义。
人,改变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
“先生,胡按察。”朱翊钧笑容满面的看着两个人,今天就是大明风力舆论的决战之日,张居正的有教无类和胡直的天赋论,彝伦堂就是决战之地。
朱翊钧作为裁判,发出了比赛开始的信号,辩论双方,并不是张居正和胡直,而是国子监的监生们辩论,作为大明的明公,亲自下场吵架,还是有辱斯文。
只不过辩论的结果,让朱翊钧极其意外,一直占据了上风的挺张派,居然在辩论中节节败退!
挺胡派拿出了大杀器,胡直的三个门生!邹元标冥顽不灵,万文卿有恭顺之心,敢为天下先尊朝廷号令,第一个报名了监当官,为天下儒生做出了表率,而那个伍惟忠则是趋炎附势,贪图享乐才追随南下。
都是一个师门之下教出来的徒弟,也是天差地别,这不正是说明了天赋的重要性吗?
朱翊钧略显无奈,万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