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患的诱因之一,朱翊钧才不会给倭使任何承诺,这些家伙,只会顺杆爬。
大司马谭纶看倭使被架了出去,出班俯首说道:“陛下,徐文长徐渭,发来了捷报,大友宗麟在耳川击败了岛津义久和龙造寺隆信的联军。”
倭国九州岛,大友宗麟、岛津义久、龙造寺隆信是三大霸主,谁也不服谁,其中以大友宗麟最为强横,而且称霸时间极长,可是大友宗麟和自己的心腹家臣不和。
不和的原因是因为宗教。
大友宗麟信仰泰西景教,而大友宗麟的心腹家臣们都不喜欢景教,徐渭的介入,为了长崎那个港口,跟景教直接刀刀见血,导致景教在九州岛萎靡不振,而大友宗麟和心腹家臣们也借着这个契机和解了。
这次齐心协力,大友宗麟,毫不意外的战胜了岛津义久的挑战,继续维持自己霸主的地位。
徐渭介入长崎之事,就是将这个矛盾彻底激化挑破,而徐渭对教区的清洗,不仅仅是他带去的大明水师,还有这些个家臣们的紧密配合,一起血洗了教区。
大友宗麟和心腹大臣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大友宗麟不肯服软,家臣们不肯低头,这就缺少一个契机去解决,而那次血洗教区之后,大友宗麟立刻清醒了过来,绝口不提那景教之事了。
倭国层层架空是一种文化,天皇被幕府架空,幕府被管领架空,管领被家督架空,家督被令制国守护大名架空,这种层层架空,诞生了倭国十分独特的下克上文化,大友宗麟在经历了教区的事之后,也意识到了如果继续强行推行景教传播,怕是要触发下克上了。
而这次大胜,自然是家督和家臣精诚合作的典范。
徐渭的奏疏很明确的说,大友宗麟的家臣田原亲贤因为不满景教的传播,和岛津义久走的很近,甚至有投靠的嫌疑,如果耳川之战,田原亲贤不出兵,甚至是背刺一刀,大友宗麟九州岛霸主地位不保,大友氏很有可能和尼子氏一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沙。
徐渭的眼光十分精准,在原来的历史线里的确是这样的,大友宗麟因为痴迷于景教,和家臣们越走越远,最终在耳川战败,岛津义久成为九州岛霸主,大友氏逐渐衰亡。
“倭国之事,臣以为借长崎总督之手比较妥当,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