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些钢木结构,就是用铁做框架,用木头去填补减重,以及车辆的驱动,换成链条等等。
朱翊钧和朱载堉兴致勃勃的研究着自行车的种种改良方向,这些都是极易实现的,并不复杂。
在日上三竿的时候,朱翊钧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皇家格物院前往了北大营,每日操阅军马去了。
而戚继光则留在了格物院里,看着那个两轮车,愣愣的出神,他首先想到的是军事用途,这玩意儿一个人可以操作,而且后面可以绑缚货物,一个成丁带几十斤的粮食,不成问题,或者是用来送信,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东西很有军事价值,可以用于战场信息和情报的传递,同样可以用来弥补人力的机动不足问题。
戚继光和朱载堉沟通了许久,确定了更多的细节。
京堂的风,仍然很大,大明皇帝的聚敛兴利,仍然被广泛反对着,张居正的判断很正确,蔡继训不再扛旗,甚至在面见了陛下之后,就改投了支持朝廷聚敛兴利的阵营。
但是这股风,仍然没有任何停止的趋势。
聚敛兴利,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人义理,聚敛朘剥,有利必有害,利于己,必害于人,君子不尽利以遗民,所以均天地之施也。圣王宁损己以益人,不损人而益己。
按照礼记的说法: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就是说聚敛兴利之臣,都是窃国的盗臣。
而这股风力举的例子,也非常有借鉴意义,那便是两宋的聚敛兴利,这次笔正们没有说二百文一斤的煤,也没有说宋高宗当粪霸那些事,而是讨论两宋的扑买。
两宋的时候,有专门的行会负责蹴鞠队的训练和比赛,南宋年间,临安城里就有超过十五家行会,专门踢蹴鞠为生,比如其中一家名为齐云社,连大宋的皇帝都是其中的一员。
当时临安流传着一句话:世间子弟千般艺,只此风流最夺魁,可见蹴鞠行业的鼎盛。
就是这么一个玩的项目,每次比赛,都会引发无数人的竞相观赛,这些观赛之人,可不仅仅是对 更多章节可以点击:,本章网址:/lonfu/74109/360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