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三百七十五章 阳,太阳升起(2/10)
抬平夷铳。

    平夷铳这种神奇的货物出现在清单上,自然是蒙兀儿使者沙阿买买提的要求,大明之所以肯出售这种军械,实在是沙阿买买提给的太多了,类似于火炮、平夷铳,火器是一个价,火药是另外一个价。

    放眼整个天下,能够量产高质量火药,尤其是能够把舰炮给打响的火药,只有大明和西班牙,甚至连另外一个红毛番葡萄牙都没有。

    也就是说,日后大明和蒙兀儿国起了冲突,只要停了火药供给,蒙兀儿国购买的这些火器,就成了摆设。

    万士和深入了解了蒙兀儿国的风土人情之后,认为这个神奇的国度,能够自己生产出五桅过洋船,至少得两三百年的时间,这还是政权极为稳定,没有过多的战乱的情况下,万士和觉得自己的估计已经十分乐观了。

    万士和对自己的判断不是很确信,朱翊钧却是很清楚,那片神奇的土地,在近六百年后,作为区域性大国,军事装备,还是万国牌的,连轻武器的弹药和口径都做不到统一,当然,朱翊钧对此只有尊重和祝福,没有批判的意义,毕竟,躺平任艹,也是一种活法。

    “好一出阳谋。”三娘子咬牙切齿的说道,她这次还打算买点船舶票证回去,燕兴楼拿不到就去皇帝面前讨一些配额,但是现在她没钱了,军事装备这种暴力本身,主打的就是一个暴利。

    “阳谋?”王崇古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阳谋,顶多算是个算计。”

    王崇古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心情尚可,他笑着说道:“忠顺夫人以为,阳谋是什么?”

    “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和推恩令。”三娘子思索了许久,给出了这个答案,这是她了解的中原历史长河里,最典型的三个无解的阳谋,三娘子能说出这三个,其实已经比一般的大明读书人读的史书还要多了。

    朱程理学,把《春秋》捧的高高的,一句春秋之后无史书,大明读书人甚至连推恩令发生的年代,都不知道。

    至于被人推崇的金刀计,三娘子多少有点不认可。

    王猛的金刀计,出发点就是为了排除异己,算不上光明磊落,更不是光明正大,甚至是王猛身上的污点。

    周武王伐纣,纣王的大哥宋启开城门投降,周武王没有杀宋启而是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