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便是方方面面全都照顾到了。
花楼已经关了好几年了,李成梁真的不缺这点银子,他也不是在搞军饷回收计划,要不是今年无战事,这帮家丁浑身的精力无处发泄,他也不折腾这出儿,这消耗的都是圣眷,圣眷只能靠捷报来获得。
“让谁去?”朱翊钧想了想问道。
“松江孙氏?”张居正想到了孙克弘的画舫生意,专业对口,由孙家接手,最为合适。
朱翊钧想了想,摇头说道:“孙氏家大业大,这弄画舫,做皮肉生意,惹了一身的腥臭气,再接手这花楼,怕是没几年好活了,换个人吧。”
“陛下有柔仁之心,特出睿断,亲综万几,令诸臣得佐下风,以致升平、保鸿业无难也。”张居正俯首说道,结束了这次奏对,照例拍了个马屁。
张居正之所以让孙氏盘下花楼生意,就是觉得皇帝估计要对孙氏下手了,已经养肥了,可以杀了。
徐阶已经死了,狡兔死,走狗烹,历来如此。
陛下是个成熟的政治生物,言先生之过者斩,是陛下现在的主张,是基于新政需要继续推行才这么说,不是他张居正死后的主张,若是有那么一天,陛下应该会把他的身后名置换一些利益…吧?
会还是不会,这是一个问题。
张居正有些不确信,他最近这段时间,偶尔会有一种求荣得荣的幻想,很偶尔。
这种幻想是陛下给他的幻想,理由很简单,陛下现在在刻意制造新政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日后要来维护新政,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作为新政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冠名新政,日后,陛下若是真的想清算他张居正,也很难做到了。
每年十一月和十二月是户部盘账的时间,大明的账目,在算盘声中,逐渐变得明朗了几分。
自从万历元年南衙清丈起,到万历三年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范围清丈勾稽,时至万历七年十二月初,初步核算,大明纳赋田亩已经从弘治年间确定的422万顷,恢复到了784万顷,大明的田赋也从一千七百万石,快速增长到了两千六百一十万石。
这个数字不如洪武二十四年的850万顷、3227石,但已经是张居正能做到的极限了,按照张居正的规划,清丈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