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主当急万民之所急(8/10)
钧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把张居正、吕调阳、王崇古、王国光和马自强都批评了一顿,尤其是王崇古,作为次辅,他居然没有在文渊阁坐过一天班!磨坊里的驴都没这么辛苦的。

    张居正也没法反驳,只能接受皇帝的批评,可陛下这两个月也处理了近万封的奏疏,包括那些宗亲、武勋请安的垃圾奏疏,陛下的勤勉,一样跟磨坊的驴没什么区别。

    张居正打开看了两眼,眉头一皱,认真的看完了王崇古的奏疏,才极为感触的说道:“王次辅,忠君体国!”

    这封奏疏名为《地官载师长统疏》,在奏疏中,结合户部清丈的数据,王崇古对大明的现状表示了浓烈的担忧,认为大明可能不能长统了,不能长统,当真大逆不道。

    万历七年,主要地区,都完成了清丈,情况极其不乐观,大明官田不足所有田亩的七分之一,大量官田被侵占的结果,就是国将不国。

    这不是王崇古在危言耸听,而是真实的现状,田亩作为当下最大的生产资料,谁掌控了田亩,就掌控了百姓,就掌控了权力,地方遮奢户们敢于挟民自重的最大底气就是田亩,这代表着大明行政力量的流失。

    进而,王崇古进一步论证了行政力量流失的两个主要原因。

    官场贪腐横行、晋升机制不明、依靠裙带攀附等等官吏问题,是行政力量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势要豪右把持田亩,僭越了本属于朝廷的力量,在赈灾、教培、军兵遴选、治安等等诸多衙门事务上,地方衙门高度依赖遮奢户的支持,是第二个主要原因。

    考成吏治,反腐抓贪,是自上而下,刀刃向内;而收归田亩,则是进一步加强行政力量的必要手段。

    收回多少为宜?

    王崇古认为官田至少要占据天下田亩三成及以上的比例,才能够维持基本的行政力量。

    应该以强而有力的手段,收回这些田亩,王崇古认为对于超过标准的田亩征收额外的田赋,不是一个好办法,额外的田赋会被均摊到百姓的身上,而抄家隐患更小。

    之后,王崇古做了展望,随着开海的蓬勃发展,大明必将迎来巨变,大明朝廷若是想要长统,各个主要行业,朝廷最少要占据三成到七成,才能长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