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零七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5/10)
恍然大悟,知道了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在教义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的恩泽,社会发展也是神的怜悯。

    但徐璠的回答里,显而易见的将人世间的发展,定义为了人自己的功劳,这种大胆至极的发言,身处里斯本的徐璠,是要被送上火刑柱的。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神鬼而远之,可谓知矣。

    这是儒家关于神的态度,不说、不讨论,在先人还是先鬼神的问题上,夫子说:先事人,先满足了人,再满足鬼神,务民之要义,就是敬神鬼,但是远离神鬼,这才是智慧。

    这不是儒家一家的观点,而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观点。

    比如《庄子·齐物论》言: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就是天地之外的事,人间圣人知道但是不去说它;比如《墨子·天志》言: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墨家将神鬼定义为天志,而天志如同制作轮毂之人手中的圆规,木匠手里的尺子,是工具。

    先人后鬼神,敬鬼神而远之。

    先秦诸子百家的共同认识,就是对神的问题不作理论的深究,人间的事儿,是人在做主,人们的选择和发展掌控在人的手里,而不是在所谓神的怜悯。

    “人就是人。”徐璠陈述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他笑着问道:“如果人间君王的决定和教义发生了冲突,费利佩二世会怎么办呢?遵循教义,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呢?”

    “自然是遵循教义。”索伦呆滞了下,低声说道。

    徐璠伸了个懒腰说道:“我们那边不是这样的,我们那边是:制天命而用之。”

    “如果你想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看看黎牙实翻译的四书直解,即便是它非常难以理解。”

    徐璠在这里耍了个滑头,四书直解是启蒙用的,那是给孩子看的,就像是张居正讲筵讲四书直解,所有人都能看到,但真正的帝王之术,其实是《荀子》,荀子,帝王之学、道德之论。张居正讲荀子,也是偷偷讲。

    荀子因为一声贱儒,被开除了儒籍,所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