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的礼物朕很不满意,让辛迪入宫,是告诉费利佩,安东尼奥的问题,不是不可以谈,但你这点东西,不够看。
“浣衣婢吗?”张居正笑了笑,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不是朱翊钧嫌弃番夷,实在是泰西的红毛、金毛番,体味儿有点冲。
“王次辅,俘虏还未进京,此番觐见,所为何事?”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
王崇古赶忙说道:“陛下,臣有个想法,就过来了,主要是为了立功。”
“立功?”
“立功。”王崇古非常肯定的说道,提高陛下的斩杀线,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堆叠圣眷,而王崇古接下来要讲的事儿,就是双管齐下,既叠圣眷,又增加大明上限,一举两得。
朱翊钧点头说道:“说说看。”
“陛下啊,臣以为这羊毛生意,大有可为啊!”王崇古开门见山,说起了重点。
大明为何放弃了开平卫、应昌、全宁卫、大宁卫?理由是粮饷供应庞大,开平卫路途遥远送军粮过去,对朝廷而言是个极大的负担,道路荒远,沿途马匪众多,而且城垣不坚,城池都是土坯,筑城消耗极多,就像是热河军塞,本来廷议大家想的是建个大城,最后只能弄个军堡。
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养不起。
王崇古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之后,主要思路还是按照他的安置流氓疏进行,剿匪练兵、修路修桥、营造城池、安置流民、放马牧羊等等,这些事,已经在大宁卫和全宁卫做过一次了。
不同的是,大宁卫、全宁卫的利益主要是桃吐山,大鲜卑山东麓主要是养马、种地,而不是放羊。
简而言之,便是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
张居正也是眼前一亮,大明已经有了数家民坊毛呢厂,原料的价格因为竞争的缘故有所上涨,塞外养羊成为了一个办法,开平卫、应昌之间,数万顷的草场,可以作为羊毛基地。
大明国初,洪武、永乐年间,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因为人口,彼时元末乱世刚刚结束,人口的恢复需要时间,又出了靖难,那时候,大明腹地仍有草场,可以放马牧羊,现在大明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人地矛盾,人多地少。
“塞外也不是蛮荒之地,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