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厂,居然囤了三千斤火药,爆竹厂的东家,住在西城,姓陈,当天就被衙役们给拿了,而烟花厂火药的来源不是硝石,而是厕灰。
这个案子,也引起了朝阳门外附郭民舍管理的讨论,这是朝廷管理的薄弱地带,并没有专门的衙门进行管理,草市百姓,本就多流民,各种恶劣事件时有发生,大明京畿,算上草市百姓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人,而且以朝阳门外居多。
这是为了防止因为皇帝的激烈冲突,带来的朝廷动荡,大明皇叔都喜欢造反,也需要兄弟齐心。
王恭厂数目高达五十万斤的火药开始逐步转移到各个小型武库之中,火药管理制度将会改变,防止任何隐患的发生。
随着陛下逐渐长大,顺天府逐渐变成了忠诚的顺天府。
大明第一继承人继承皇位后,第二继承人要在京师久居,一直等到太子长大一些才会就藩。
朱翊钧习惯这种安静,大明百姓们可一点都不习惯,皇帝的这个圣旨,自然是又被骂了,骂朝廷管得宽。
刘妃、李妃、朱翊钧都很年轻,反正每个月都要见面,还有的是机会。
预产期在十二月的孩子,在万历九年正月才来,孩子只有五斤七两,母子平安,因为是男丁,所以皇太后专门下了道懿旨入朝,与臣民同乐。
硝石是朝廷严格管理的火药原料,连老君山熬硝洞都是比较隐秘的消息,而民间厕所墙上的白灰,则不属于管控范围,这次爆竹厂的爆炸,立刻引起了朝廷的警惕,而各大城池的粪道主们立刻倒了霉,关于厕灰这种东西,粪道主们收集之后,不得私自买卖囤积,要卖给衙门,运送到军器监集中制作火药,违令者,按私藏火铳、甲胄论罪。
这个陈东家,过年后论斩,总要有人为这场爆炸案负责,因为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利,明火出现时,管仓库的伙计跑去喝酒去了,炸了之后酒也醒了。
不得宠的原因也简单,朱翊钧确实不喜欢她们身上那股清冷的架势,倒不是她们端着架子,这个年纪本不怎会伺候人,而刘妃喜欢诗词,每次都要吟诗作对,而李妃则是喜欢乐曲,每次都要弹唱,为了讨好皇帝,想要充分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就越喜欢展示,可这两方面朱翊钧都不太擅长,便越发的不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