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戚继光的功绩不配镇国二字,实乃是武宗皇帝朱厚照,在应州之战后,以军功封了自己一个‘镇国公’,朱厚照有个马甲叫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
镇国公到这一步,也算是只能封给皇帝的一种特殊加爵,就像在大唐,李世民之后,再无天策上将。
奉国公这三个字还是万士和给陛下了几个名号,陛下选的。
奉天中兴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京营总兵、征虏大将军、奉国公戚继光,是礼部确定的正式官名表述。
这很重要,这是确定戚继光名分的大事,礼部没有丝毫的马虎。
功臣名号散官号勋职官差遣兼事官爵人名,算是确定了戚继光的完整封号。
自张辅封英国公后,大明唯一一次封公是天顺元年给夺门之变的石亨封公,那一次连个正式官名表述都没有,草草了事,很快石亨就被明英宗给清算了。
万士和也是从洪武、永乐年间的封公圣旨中,最终确定了正式官名表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故君子之名必正。
戚继光封爵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完全确定了,只等戚继光凯旋之后,举行典礼即可,朱翊钧下旨印绶监制作公爵印绶和服饰,下旨礼部准备典礼诸事,算是彻底走完了廷议的流程。
廷议通过之后,六科廊和都察院言官,还能上谏封驳圣旨,但涉及到戚继光,言官只会避而不谈。
打瞌睡的朱翊镠忽然精神了起来,因为廷议正式开始廷议朱翊镠大婚之事,朱翊镠眉飞色舞,虽然没有表态,但他真的很高兴,大婚之后,万国美人就可以吃了。
“太后懿旨潞王大婚,宫廷欲用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余颗,银十万两,珊瑚珍珠两万四千余颗,凤冠霞帔等物共计需要677800余两,累加冠、潞王府等,合计九十万银有余,诚然国用稍足,然臣以为不可如此奢靡。”张居正拿出了大明会典,这是他作为总裁修的会典。
按照皇明祖训,大明国初时,亲王大婚,御赐金五十两,珍珠十两即可。
张居正也没别的意思,陛下大婚的时候,用的是鎏金器,到了潞王光是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