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银子投入到泡沫之中,去参与游戏。
这个游戏在大明朝廷的干涉下,有可能成为一个非零和游戏,让所有人成为赢家,但在民间,就只会是一个赌坊罢了,钱没有增加,只是发生了流转。
掌交易行事的王谦,成为了大明交易行的第一任交易行行长。
其实有个很严重很严重的问题,大明燕兴楼交易行,现在有稳定的利益,所以拥有理性,一旦没有稳定的利益之后,必然失去理性和帛币生意就没有任何区别了,这需要透明,就是公开财报,将利润透明化。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私人交易会,也就是‘庄家’的出现,即便是有稳定的利益,通过做账的方式,稳定的利益就会被人为控制,最终导致理性的丧失,交易行也会变成人性本恶的鸿沟。
制度的设计,可以让这个时间延后,但人性的贪婪,会让这个时间提前,这就是交易行的矛盾所在,如何制度设计和行政约束,调节这个矛盾,就是实践中的考验。
交易行票证上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师,晋商、西土城遮奢户、徽商等等一个个商帮开始摩拳擦掌,而在上新之前,大明发行了第一笔专项国债,五年期,共计一千万银专项用于驰道修建和矿山开采的国债,利率为3,这个利率不算高,是以朝廷信誉为担保的借贷。
朱翊钧以为这笔国债会在三到五个月的时间售空,这个时间,正好用于先期的筹建,这已经是很乐观的估计了。
大明朝廷的信誉?不能讨论一种不存在的东西。
但朱翊钧严重错误估计了自己的信誉,的确,大明朝廷没什么信誉可言,但陛下有,而且非常坚挺,吝啬到举世皆知的陛下,数年如一日的公开开海投资事项,并且按资分红,这在帝制皇权之下的大明,是比太阳从西边升起更加离谱的神魔志怪之事。
与其相信皇帝会分红,不如相信孙悟空。
但现实是,大明皇帝真的在分红。
船舶票证还有可能因为船舶海难,导致亏损,可陛下这里的借贷,绝对稳赚不赔,保守派还是占了多数,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有无数人的趋之若鹜。
大明遮奢户是不会区分朝廷和皇帝的,在大明绝大多数的人眼里,皇帝和朝廷就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