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叶李十四条划(3/10)
和张学颜都是传统保守派,他们对发行国债,向民间借钱,都不赞同。

    朱翊钧摇头说道:“在大明,哪怕是七岁的稚童,也知道宝钞无用。”

    王国光还是摇头说道:“可是这个不能兑现宝钞有违祖宗成法,国初洪武八年定,宝钞每钞一贯,折银一两,折铜钱一千文,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再给犯人财产,并设立换钞之法,至洪武二十六年,换钞法废。”

    大明宝钞有自己完整的制度设计,包括了兑现、私印者死、检举揭发有重赏,除了给银子,还给查抄犯人的家财,甚至还有定期的换钞。

    大明宝钞,有一套十分明确的制度设计,不是朱元璋一拍脑门,就直接开始印钱。

    大明也是抄元朝的作业,在忽必烈时,宰相叶李定《叶李十四条划》,对宋末元初宝钞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改革。

    换易就是换钞新旧并用,新旧定期更换;兑现就是每一钞兑换足额铜银,是可兑现纸币;惩罚则是私印者死举报者重赏,还可得抄没家财;官库金银平准钞法,官库准备金制度,保证兑换的同时,官库也要时常用金银来购买宝钞,保证宝钞不会贬值;多种面额,即一贯到五文多种面额,方便使用;货币与债务,许衡在《楮币札子》中揭示了纸钞就是国家债务这一基本事实;造铜钱以翼钞法,就是铸造铜钱银锭来维持钞法不会贬值等等。

    叶李十四条划,可以说是非常完备的纸钞纸币发行法律条例,忽必烈共发行了三千六百十八万余贯,最终废止,忽必烈始终没能搞定纸钞贬值的问题,到了洪武八年,大明宝钞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

    至元通行宝钞和大明宝钞,都无法解决纸钞快速贬值的难题,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无法解决的。

    第一个就是私印,有的时候,朝廷接到了检举,发现私印的是皇亲国戚王侯将相,那户部就只能解决检举人,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被训诫之后,让经纪买办代持私印,这户部是查还是不查?没有惩戒、得不到执行的律法,等于没有。

    第二个则是兑现,大明朝廷准备的官库金银平准,准备金少且贪腐极为严重,官库主管,往往将金银兑换给自己的裙带,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