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机(2/10)
手献上,换取丝绸、瓷器、茶叶、船舶等物?”

    萧有良思考再三说道:“天下利来利往,自然是为了利益,更重要的是,我有他无,他想要就只能如此辛苦奔波。”

    “诚如是也,你说的很对,就因为大明有,红毛番没有,所以才会携带重银入明。”林辅成环视了一圈说道:“这就是优势,而这种优势从何而来?从资产而来。”

    “大明有充足且足够利润的货物,这就是资产的价值。”

    “无论大明在吕宋、在宿务群岛、在棉兰老岛、在元勋群岛、在旧港、在马六甲海峡如何和红毛番发动战争,他们都舍不得停下和大明的贸易,所以,只能忍受利息、忍受朝廷的苛刻条款,继续通商,这就是天下利来利往。”

    “我有他无,这种优势,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靠产业堆积起来的优势,大明丝绸织造数千年,无数织工的慧心巧思,凝聚了丝绸的商品优势,桑树、蚕种,海外不是没有拿走过,甚至在之前,泰西商贾购买我大明生丝,自己织染,但开海后,红毛番也只能购买成品锻匹。”

    “为何?他们不知道成品更加赚钱吗?为何不自己养蚕,不自己种桑树,自己产生丝,自己织造丝绸织物呢?”

    “他们不是不想,他们日思夜想却做不到。”

    “因为两个字,规模!”

    朱翊钧眉头一挑,略微有些讶异,虽然他听到了一点新东西,但利得税和自由贸易的联系,完全没有体现。

    林辅成跑题了。

    “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们讨论的利得税,你这些话并无错漏,但和利得税有什么关系?”萧有良高声喊道,显然,林辅成说的和利得税,没有必然联系。

    林辅成的面色变得通红,他大声的回答道:“数以千年计的规模是纵向的!遍布大明各地的织造局,它的规模是横向的!纵向的规模和横向的规模是殊途同归!”

    “只有白银在大明腹地之内流转,才能保证各行各业的规模,只有保障行业的规模,才能让技术进步,才能降低成本,才能保持商品优势,只有能够保持优势,我大明才能自由贸易!可以站在优势地位,对寰宇之下所有番夷,予取予夺!”

    “对我大明不利的贸易,不是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