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户部的反对态度十分明确,最后一定出现一个奇妙又几乎无解的局面来,明明物质丰富起来,但百姓就是没有需求,不是不想,是买不起。
穷民苦力为了购买田亩,直接耗尽了未来十年的潜力,大明这头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产出了大量的货物堆积无法售卖,出售给海外,海外皆为蛮荒之地,哪有那么高的需求?没有需求,有更多的商品供应,白银堰塞是货币,商品堰塞那就是房倒屋塌天大的事儿。
这方兴未艾的商品经济,岂不是直接胎死腹中?
穷民苦力没有任何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户部也表示这只是简单的推算了一番,如果地方再整出一堆乱七八糟的麻烦来,更加头疼。
对于《还田疏》的讨论已经不是不欢而散可以形容了,而是大部分的廷臣都不同意,这就是廷议的结果。
得亏是陛下长大了,若是陛下年纪还小,没人敢这么顶撞张居正。
张居正也不恼火,其实朝臣们说的,也是张居正说的,《还田疏》虽然是他搞出来的,但他本人其实对还田疏并不认同,甚至他觉得自己有点像是泰西神话里,那个打开了魔盒的潘多拉。
张居正对泰西的文化是有些兴趣的,作为帝国的首辅,一个能够环球贸易抵达大明的泰西文明,就这一个条件就已经足够引起张居正的重视了。
还田疏的第一次廷议,没有通过,年后,各部部议后,还要再次进行廷议。
兵部尚书曾省吾打开了奏疏说道;“戚帅送回来了三十斤火炮击发的度数旁通,每一轮击发火药三百斤,一共齐射了一百轮,共计消耗火药三万斤,等于24万发二钱鸟铳击发,炸毁了板升城的城墙,一共哑火一次,炸膛一次,可靠性得到了验证,从击杀伤敌数来看,完全不值得,大概直接杀死的只有不到二十四人,但敌人的士气彻底打没了。”
从击杀上来看,这火炮根本没什么用,但是从战线的角度去考量,却变得意义十足来了。
俺答汗不是不想困兽犹斗,实在是整个板升城都被吓破了胆。
“陛下,今岁将这十门三十斤火炮装船运到马六甲城吧。”曾省吾图穷匕见,马六甲城这个钉子,不好拔?尝一尝三十斤的火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