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朱翊钧的车驾,缓缓的行驶到了永定毛呢官厂,朱翊钧每年都来,所以匠人们都有点习惯了这个过分活跃的皇帝陛下,陛下的身影在京师是很常见的,沐雨栉[zhi]风,从不避风尘之劳苦。
朱翊钧下了车驾,在出发的时候,朱翊钧请张居正上车同行,张居正愣是不肯,和臣子们一起坐了御马监的马车来到了永定毛呢厂。
“先生的阶级论第二卷,朕读完了,真的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过往不解的内容,全都明悟。”朱翊钧下了车驾,看着越发繁忙的毛呢官厂由衷的说道。
之所以要分红,就不得不提到张居正的阶级论第二卷——分配,这一卷的内容实在是惊世骇俗,朱翊钧虽然没有焚书,但也没有敞开了印,就只是给廷臣们人手一本。
第二卷的出现,让朱翊钧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张居正这个人肚子里绝对有大货!拎起来抖一抖,绝对能再榨出来一点东西!
这不是错觉,张居正甚至构思了第四卷的内容和推论,但他真的不敢写了。
第二卷的内容,张居正是从《汉书》讲起: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已奉谷租,又出藁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
谷租(地主的佃租)、藁税(朝廷的赋税)、乡部私求(地方苛捐杂税),三座大山压在百姓的头上,百姓不得不舍本逐末,田亩荒废过半。
这种影响是深入到了方方面面,到了东汉末年,皇帝和朝堂,皆是驰于田猎、耽于妇人、不食五谷、不知万民疾苦,而士大夫们则是天下侈靡趋末,言谈多离农亩,天下危亡而不知,仍以趋末为乐;这种情况到了基层更加糜烂,方今郡国,田野有陇而不垦,城郭有宇而不实,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
张居正在以《汉书》、《盐铁论·未通》的内容,说大明的问题。
这就是张居正为何会得到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的根本原因,因为从汉代问题就存在,改朝换代这么多次,到了大明,问题仍然如此,几乎没有变化。
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谙世事还不知民间疾苦的顶层,奢侈享乐刺激的阈值不断拔高的士大夫、无法安心耕种、田亩荒废只能贱卖给商贾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