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个大明,都是王民(4/9)
帝说了算!说让你当巡抚,你就是巡抚!

    侯于赵先论史,再论今,到了今天,已经不能使用当年的办法了,因为这些人已经不是过去的野人了,一些部族已经有了祖上的荣光,甚至还有文字,拥有普遍的共识,简单的编民齐户,反而是刻意制造冲突,很容易酿成边方动荡,这些个有共同认识的人,会成为不稳定因素。

    师爷虽然很多时候能代表侯于赵,但是你拜访朝堂大员,让师爷拜访,那不是抽明公们的大嘴巴子吗?还不如不拜访,师爷骂人,已经很客气了,没有弃他而去,都算是同志同行且同乐之辈了。

    一回朝就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大问题。

    侯于赵入京又不是他自己一个人,他睡过了,可是师爷也睡过了?师爷睡过了,难不成书吏也睡过了?所以是有人拦下了,这个人正是田富举。

    “吏部部议,将辽东都司脱离山东布政司管辖,从都司升为行省。”张居正拿出了一本吏部部议的提议,将辽东都司从隶属于山东脱离,成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正式成为大明的行省,一级行政区之一。

    侯于赵的忠君体国是他的被动,就是忠君体国并不是一个需要去思虑的事儿,所以才会与人逆行,所以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出于国朝的利益,但侯于赵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事,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那百姓到底是做草芥好,还是做牛马好呢?朱翊钧说不上来,至少牛马还能吃得上草料。

    整本奏疏,从夏君夷民开始说起,夏人为君上,夷人为庶民。《逸周书·明堂》曰: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是以周公相武王伐纣,夷定天下。

    侯于赵十分谦虚的说道:“不过是拾人牙慧的故智,臣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其实是陛下授意。

    而侯于赵的办法是,塑造共识,一个大明,都是王民。

    侯于赵吃饭的速度可谓是风卷残云,他用最快的速度吃完,而后把嘴擦干净漱了口之后,才匆匆的赶到了龙池边。

    侯于赵认为,以北虏、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外喀尔喀这样的部族区分边民,最终导致的只有一个结果,边方逐渐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