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作战这件事,是有抵触情绪的,明英宗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教训实在是太大了。
张居正作了个揖说到:“还是要多谢次辅赐教了,真的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慢慢推而广之,最多也就是到知府这一级了,没必要再往下,再往下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张居正看着已经变得昏黄的灯光,有些不满的说道:“我是先生,还是你是先生?拧亮点,我要誊抄。”
日后春秋论断,他爹能不能当个中兴功臣?
陛下是好人吗?对大明大多数人而言,陛下是明君,但不是好人,好人当什么皇帝?
那景皇帝朱祁钰倒是个好人,金刀案中给朱祁镇留了条命,朱祁镇用夺门之变回报了景皇帝的善良,朱祁钰本人,连带着簇拥朱祁钰登基称帝的从龙之臣,于谦、王文、范广等等,都下场凄凉。
“臣从不担心这个问题。”张居正补充说明,他对陛下很有信心。
第二天张居正起了个大早,只能拿着批注过的奏疏匆匆赶完了文华殿,廷议之后,张居正才开始誊抄,送到了御书房去。
圣眷的好处,那真的是谁用过谁知道。
王崇古用手揉了揉眉心说道:“有些想法了,但犹豫不决。”
四个菜,一个汤,一碗饭,一个光饼,光饼的味道虽然几经改良,但和锦衣玉食绝对没有任何关联。
张居正开口说道:“陛下睿哲天成,但人力终有穷时,亦会有本章谕旨所不能尽者,亦会有一时不能即定者,故于密奏内往来斟酌。”
“这个这个,陛下臣只能说,都是些反贼手段。”王崇古选择了实话实说。
“王次辅果然是经邦济国之贤才啊。”朱翊钧看完了原本,看着王崇古笑容满面的说道:“坐坐,用了膳再议不迟。”
这个阳光灿烂的笑容,显得很开朗,也很有迷惑性。
执行肯定是张居正了,这个锅、这个挨骂他背定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王崇古总督京营那封被谭纶卡着的提举名单,就是解不开的死结。
“我知道,我知道。”王崇古连连摆手,这儿子是真的心烦,他当然很清楚圣眷的好处了,但他要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