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傍晚的时候,船只开始扬帆缓缓出湾,通过了那只有四里宽的入海口,在通过的一瞬间,姚光启眉头紧蹙的说道:“这里是天然的良港,整个大明最好的天然良港!”
陈天德在查看着一本航海札记,是已经死了的船长留下的,里面的内容记录了这艘海盗船经停的地方,这是重要情报,就这条船居然在大明实控海域内,停留了十几个私市,当然,这些私市的规模远远小于宁德县私市。
这艘船的海寇,火力过于强横了。
“嘭!”
他只有四十三个海防巡检,人手太少了,所以只能如此决定,在陈天德的眼里,倭寇从来都不是人。
“抽得多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又戒不掉,这破玩意儿,有这么金贵?”姚光启对李安瑞非常不屑,这种不屑是由内而外的,别看此时的李安瑞道貌岸然,等到瘾犯了,那比鬼还恶心了。
“其实用着用着就习惯了,也没那么颠了,上了岸,反而晕地。”陈天德和姚光启聊起了他的海防巡检生活,很多事都是习惯成自然,熟悉了之后,没那么的可怕。
用冗杂的信息,喋喋不休的胡说八道,来让人们相信事情本就是这样的,将事实扭曲,将真相掩盖,借着一个看似合理的、逻辑自洽的主张,去欺骗生活在腹地,甚至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告诉他们这才是对的。
“是!这是规矩!”一个看起来有些精悍的年轻男子,往前走了一步,大声的喊道。
而大明的海防巡检们,化整为零,在漳湾私市内开始转悠,也不询问,就是听,就是看,听这些海寇们的炫耀,看各种各样的货物,不显眼的海防巡检们,对这个私市越来越了解,而且还知道了,在整个三都澳海湾,不止李家村这么一个私市,而是有七个。
海防巡检到了私市,是不能开口的,一开口就会暴露,因为言行和海寇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探听情报就只能被动,但姚光启就不一样了,打眼一瞧,这就是海寇的样子。
毫无疑问,这里真的真的非常合适!这里适合做军港,不适合做民港,因为运输上,相比较月港、松江、电白港的大河,这里就差了一些,而且福建自古就是兵家不争之地,实在是福建的山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