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给了结果。
大明1天100刻,1刻100分,以此类推,六十进制的时分秒因为还未曾修新的历法,所以还没有问世。
“那么这些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朱翊钧兴致勃勃的问道。
朱载堉极为兴奋的说道:“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是66°34′,这是永乐年间帖木儿王国国王兀鲁伯测定的,但其实这个角度也在变化,大约在67°53′和66°34′之间变化,不到一度,而且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我们发现,不是正圆,而是一个椭圆。”
“虽然我现在还不能证明它,但我观察到的金木水火土的运动,都是如此。”
朱载堉拿起了一支铅笔,随手画了个直角坐标系,将一个椭圆画好,将原点描述为太阳,将椭圆描述为行星运动的轨迹。
“太阳在椭圆轨道的焦点上,而地球在这个椭圆上围绕着太阳运动,在靠近太阳的时候,速度会增大,在离开的时候,速度会减小,极其的神奇。”朱载堉无比兴奋的说道。
朱翊钧好奇的问道:“为什么是椭圆的呢?”
“额,我不知道,还没想到。”朱载堉愣了愣,兴奋变得有些沮丧,这可能就是探索认知世界边界的痛苦,当突破一个点之后,才发现,还有无数个问题在等待着他,这条路根本没有尽头。
“没事,慢慢来就是。”朱翊钧意犹未尽的说道。
朱载堉讲的内容朱翊钧非常明白,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发现的过程,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轨道而不是正圆,现在的开普勒应该正在家里帮母亲照顾旅店,开普勒的爷爷是斯图加特的市长,但是开普勒的父亲去尼德兰地区参加了尼德兰八十年独立战争,并且死在了那里。
开普勒只能帮助母亲照顾旅店维持生计。
朱翊钧询问道:“是谁发现的呢?”
“是邢云路,这就是我带他过来的原因。”朱载堉隆重的介绍了这位进士转五经博士的邢云路,是他提出了非正圆而是椭圆轨道,也是他发现了地轴的变化,这两个大胆的假设小心求证,让大明历法变得更加准确了起来。
“那么,就发在邸报的头版上吧。”朱翊钧决定奖励他该有的荣耀,通常每月一刊的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