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发生(5/10)
有人逆行。

    也就是万历维新以来,海瑞和沈鲤才算在朝堂逐渐站稳了脚跟。

    虽然儒学士最喜欢讲道德的崇高,但他们并不希望现实里真的存在崇高的道德,否则就显得他们极为卑鄙不堪了,真的遇到了道德楷模的时候,整个官僚体系从上到下都极为排斥。

    所以海瑞和沈鲤走的很近,只是惺惺相惜,感慨人间正道是沧桑。

    「去把李开藻叫来吧。」海瑞和沈鲤来到了国子监,至彝伦堂。

    国子监整体坐北朝南,彝伦堂居北上位,彝伦堂后面就是敬一门,敬一敬的这个一,是皇帝,敬一亭内有嘉靖皇帝修建敬一亭亲手题写的碑文,但这敬一亭从修建好了之后,除了典礼,廪生们根本不过来。

    彝伦堂左右两侧为东西讲学堂,几个学堂都在这里。

    海瑞和沈鲤在彝伦堂等待着。

    李开藻声名在外,这次掀起风力舆论的就是他带的头,而且他丝毫不遮掩自己带头的身份,反而以此为傲,四处聚谈,将廪生聚集在了一起,鼓噪声势,刷声望、博名声、挨了廷杖,就是文人风骨,就是骨鲠正气这种事,历来都不算罕见。

    这种博名望的做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文人风骨,至于究竟是反骨,还是风骨,就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

    在武宗朝之前,廷杖是绝不会打死人的,请廷杖就成了刷声望极好的办法,但自从武宗朝出了个立皇帝刘瑾,这个大太监极其凶狠,自此开启了廷杖打死人的先河。

    李开藻、李开芳兄弟二人都是福建人,李开藻是今年金榜题名状元的有力竞争者,少有才名,四岁读书,七岁作诗,八岁在私塾解仁字,曰:本心安处为仁,九岁参加了县试,十九岁中举,万历十一年,虚岁二十岁的李开藻来到了京师参加会试,与人聚谈,皆言其聪慧过人,颇有才气。

    如果李开藻考不中状元,或者连进士都没中,那从四岁开始经营的才名,就有用处了,他李开藻考不中,肯定是有人科举舞弊!肯定是有黑幕!否则他李开藻怎么考不中呢!

    海瑞在邸报上看过李  开藻的文章,写的很有章法,而且熟读矛盾说,公私论,对生产极为推崇,乃是新学儒生。

    「最近京师出了个乐子。」沈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