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打开了奏疏,来自代王朱鼐铉,大明皇帝看着奏疏,奏疏的内容开头还算正常,对皇帝一阵歌功颂德,而后又陈述了自己的辛苦,希望能够早日获准迁藩,内容和之前大多数都一样。
但,唯独在最后,朱鼐铉问了一句:沿街乞讨亦祖宗成法乎?
难道沿街乞讨也是祖宗成法吗?
这就是冯保难以启齿的话,根本讲不出口!
几乎可以肯定,前面那些话,都是府中的长史所写,能到王府做长史的多为举人,写篇奏疏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最后一句胆大包天的话,肯定是出自代王朱鼐铉本人之口。
大明皇帝迁藩只迁徙了河南地面,别的王府,也是老朱家的人啊,大明宗室已经混到了沿街乞讨的地步,赶紧迁藩吧!别磨磨蹭蹭再讨论了,讨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大明宗藩在地方,但行政、军事、财税等权力要什么没什么,没有暴力根本就没办法维护自己的利益,随着大明国势衰败,嘉靖年间不断削弱宗藩开支,在地方的宗藩,连向皇帝讨饭的权力都没有了。
朱翊钧看着奏疏瞪大了眼睛,再看看冯保,怒气冲冲的说道:「简直是简直了!他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为了迁藩,真就什么话都敢说了!」
「代王殿下也是没办法,代王府宗藩领俸宗亲就有4118人,估计也是被问急眼了。」冯保为代王说了两句好话,代王家大业大人也多,这大同府常年战乱,无法保持生产,这人都是要吃饭的,一直不发宗俸,结果河南藩王都入京享福了,大同府的代王,迟迟没个动静。
「急什么急,再问真就把代王府迁徙到绥远去!他不是要迁吗?把他变成塞王好了!」朱翊钧一拍桌子,显然对这个诘问非常生气,但冷静了下来,还是决定好生劝慰一下,并且明确一个日期,山西地面六月迁藩。
十王城的确修好了,而且足够使用,但宗藩的俸禄、待遇、郡王之下是否仍然不给宗俸而是自谋生路、宗藩的宫婢奴仆配给等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不是把人迁过来就没事了,这河南五王,可是朱翊钧给藩王、给天下树立的标杆,看谁还说他没有亲亲之谊,也省得给藩王们造反的理由。
当然降袭制和海外封藩已经在讨论中了,现在表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