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五百五十四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2/10)
    清丈后土地田亩数比之前在册的田亩要多,毕竟大明黄册都是永乐旧典了,人口增加土地在开垦,田亩数自然相应增加了许多,那么额定的钱粮赋税,是不是要涨一点?

    甘肃方面既然问,就是不乐意朝廷加科。

    吕宋主动要求朝廷去征粮税,甘肃却在问朝廷能不能不加科。

    要是加征税的话,有些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甘肃镇升为甘肃布政司,但甘肃本身还是军镇居多,如果加科,屯科二项,本来就无力耕种,恐怕逃亡军兵者众,土地更加荒芜。

    “原来还是甘肃镇的时候,一年税额几何?”朱翊钧平静的问道。

    张学颜立刻说道:“上中下三等征输共有粮216185石,二十一万多石真的没多少,也是留存甘肃自用,如果按清丈起科,会增加11万石左右。”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户部知道,216185石定为粮额永例,甘肃地面其水退淤出、额外抛荒等地,俱听各军随便自行开垦,永不加科。”

    甘肃清丈已经完成了,朱翊钧也思考了很久甘肃地方官员问出的问题,清丈已经清完了,朝廷要怎么收税。

    税是一定要收的!收多收少那不是问题,关键是收税代表着对该地的统治,你不收税,这地方就不是你的地方,这也是吕宋强烈要求朝廷收田赋的原因,都交皇粮,才是大明的领土范围。

    这一点吕宋走在了所有总督府之前。

    朱翊钧最终做出了决策,21万石仍留地方,永不加科,定为永例。

    后人是否遵守那就不是朱翊钧要操心的事儿了,但是他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大明皇帝是個异类,他会种地,而且每年都会亲事农桑,并不是扶犁象征性的推一下,祭奠一下春神句芒,而是亲自下地干活,番薯的推广,都是直接听命皇帝的宝岐司在进行。

    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地,就是事倍功半,更多的力气更少的收获。

    在多方因素的考虑下,朱翊钧决定永不加科,收但不多收。

    “陛下圣明。”王国光对着皇帝歌功颂德,甘肃是个很贫瘠的地方,甘肃巡抚和巡按已经尽力了,在腹地头疼的地主兼并问题,在甘肃更像是个奢望,因为土地的产出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