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和传闻中一样,非常的勤勉。
万历十一年十月,京师进入了初冬,本该不见天日的京堂,却罕见的天朗气清的数日,而后一场深秋的雨带着雪,将京师带入了冬天,来自西北的冷气流,再次开始了南下,寒冬已至。
朱翊钧裹着大氅,手里拿着一本杂报,是一本名叫《商报》的杂报,这本杂报是半月刊,讨论的内容是大明官厂的渊源。
除了洪武年间的一十八官厂、永乐年间的住坐工匠制,这本商报讨论了在云南广泛存在的官厂,圃墅田业园区。
永乐四年,沐英次子沐晟,和英国公张辅一道征讨安南,攻克后,沐晟从西平侯升为了黔国公,而后开始了兼并,沐晟一共建圃墅三百六十区,号称沐庄。
一般看来,沐庄,就是军屯卫所的变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但来自云南的马廉,在见到了大明的官厂之后,立刻发觉,沐庄并不是军屯卫所,而是更加接近于官厂团造,军屯卫所主屯耕战守,而沐庄,除了耕地之外,还有药材、药材加工、坑冶铜铁、洗煤、锻造农具等诸多杂务。
自沐晟设立沐庄以来,这些沐庄就是在滇汉人聚集之处,如此历一百七十年,开花结果,开枝散叶。
比如写这篇文章的马廉,就是来自沐庄。
而且马廉在文章中认为,现在大明在吕宋开的铜镇,就和沐庄性质完全相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置到吕宋的汉人、形成合力、防止番夷生变、掌控生产资料等等。
“这篇文章不错!”朱翊钧对这篇杂报进行了详细的批注之后,对马廉所说的内容,非常认可,这篇文章补足了大明海外开拓的一个短板,那就是以什么样的生产形式进行开拓。
一篇极有参考价值的杂报政论。
只要一百篇杂报文章里,能出这么一篇,都对得起大明皇帝对杂报的纵容和扶持。
“这个马廉是进士,陛下不是把李开芳的弟弟李开藻给罢黜了吗?罢黜一人增补了一人,而马廉就是那个增补的,现在在备考官考遴选,打算前往吕宋。”冯保看了名字之后,在职官书屏的抽屉里,拿出了杂报笔正的资料,查阅之后,禀报了陛下。
做监当官积累实践经验,才能更加容易通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