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7/10)
王崇古没有否认,他真的要干点什么,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尾巴来。
王崇古说明了自己为宋仁东求情的原因,诬告反坐之下,王崇古没有草菅人命,宋仁东不死也要脱层皮,至少也要流放边方的大罪,他就是在沽名钓誉,显得自己大气,不跟小人物斤斤计较。
“所为何事?”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
王崇古叹了口气说道:“宋仁东,臣知道他的情况,万历二年,臣白没了西山所有窑井,设立了西山煤局,他的父亲宋大井,就是在矿山做工的窑民,那时候开矿很是危险,他爹死在了矿难之中,留下了孤儿寡母。”
“矿上给宋大井的抚恤,都在这寡母手里,没成想,这村里有人想吃绝户,而且这个带头的人,还是宋仁东的叔叔,寡母带着抚恤远走高飞嫁了他人,叔叔把所剩不多的家产,一宅七分地都给夺了去。”
“爹死娘嫁人,叔叔无情无义。”
“这宋仁东就成了孤儿,孤苦伶仃,在村里乞讨不成,就到矿上乞讨,那时候,他才七岁。”
“后来矿上知道了这个情况,就把他送到了学堂里上学,在大食堂吃点残羹剩饭,也算是活了下来。”
王崇古介绍了下宋仁东的情况,这孩子命苦,不是一般的苦,爹死在了矿上,得亏是在官厂,所以有抚恤,虽然不多,但也能活,但是叔叔要吃绝户,孤儿寡母斗不过,娘一狠心扔下孩子就走了。
这也是当初朝臣们反对废除贞节牌坊的原因,有的时候立贞节牌坊,并不完全是迫害,而是为了孩子能活下去。
宋仁东的叔叔要吃绝户,宋仁东在村里连百家饭都讨不到,只能活活饿死。
吃绝户这种事,在这年头,十分的寻常。
这好不容易长大了,宋仁东也成了一个窑民,干活也是勤勤恳恳,每年还能捞到分红,这日子就更好过了。
“去年九月的时候,臣奏闻了一件斩立决的案子,有个老鸨、带着几个娼妓,假装从良,投了永定毛呢厂,而后以织娘的身份,以婚配为缘由,四处骗取钱财的案子。”王崇古说完了宋仁东凄惨的前半生,说起了具体的前因后果。
朱翊钧点头说道:“朕记得,和当年城东席氏女的骗婚案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