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倭国的平民。
这是看不见的大手造成的,因为这些没有利润,大明海商的主要顾客,是各个令制国的大名,不事生产的朝廷公卿。
如果长崎总督府愿意主持清丈还田均田役这些大明在探索的政令,那倭国一定会成为太平洋上耀眼的明珠,毕竟洋流让降水颇为充足,但长崎总督府无意于此。
吕宋总督府在国姓正茂的带领下,正在进行土地确权,甚至连当地的土著,都在确权的序列之中,但长崎总督府没有这个规划。
“我们还在低估铁锅的畅销程度。”孙鸿鸣应对着来询问的倭国商人,趁着繁忙的空档,跟身边的伙计由衷的说道。
铁锅,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畅销品,即便是大明一再增加铁锅的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庞大的海外需求,铁锅成为了大明利润、规模仅次于丝绸和棉布的大宗商品。
繁忙的商贸会持续了将近十天,大明商贾们满载而归,船上装着倭女、倭奴、白银和硫磺,而倭国商人也是满载而归,来自大明各种各样的货物,满足了倭国大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大明皇帝不在乎倭国平民死活一样,倭国大名们也不在乎。
而织田信长经过了反复权衡之后,还是让神田真一离开了朝廷,赋闲在家,长崎总督府的要求,织田信长必须考虑大明的意志。
朱翊钧收到了来自长崎的奏疏,他是格外意外的,意外的是织田信长的态度。
“这个信长,他在保护神田真一,神田真一阻止在倭通行宝钞,成功的话,功劳是信长的,但是失败的话,罪责是神田真一的,信长完全可以把神田真一当成一个棋子和大明下棋,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让神田真一下野,骂名自己来承担了。”朱翊钧眉头紧蹙的看着奏疏。
“下章礼部,通传长崎总督府,让这个神田真一作为织田的信使来到大明。”朱翊钧发现这个神田真一有些本事,这有些本事,就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倭国了。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让小黄门拟中旨,陛下看过用印下章。
织田信长最近经历了四次刺杀,最严重的一次,火药在车驾下爆炸,差点就让织田信长原地飞升,但织田信长还是在频繁的刺杀中,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在一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