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将军,你也不想把税提高到八公一民吧(2/9)
经商,经商是唯利是图的,是利润为主导的,而生产则是以生产更多货物为主导的,以稳定为主。

    两广巡抚王家屏跟四川巡抚王廷瞻拼命,连客兵都派了过去,就为了偷蚕种,这事儿甚至吵架吵到了皇帝眼跟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为了川蜀的蚕种,因为蚕种影响到了生丝的质量,影响到了最终商品的质量。

    同样,广州府可是大明开海的急先锋之一,仅次于松江府。

    王家屏为什么不诉诸于海外,不依赖海外的原料进口,非要跟张居正的嫡系门生真刀真枪的拼命呢?

    因为海外真的没有。

    有些原料可以脱离大明得到海外的供应,有些想都别想。

    “朕赞成你的说法,你说得对。”朱翊钧对张学颜的想法非常认可,依托于廉价的海运,大量的原料依赖于海外进口,就可以摆脱内地的穷兄弟了,就跟贱儒那套人人修德、天下大同,是相同性质的幻想。

    丝绸厚利,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是别人不喜欢丝绸的厚利吗?是做不到。

    一直到了后世,中国的生丝产量依旧占据了世界的90以上,因为养蚕这是个技术活儿。

    蚕宝宝是非常娇气的,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是会停止吐丝的,而且蚕宝宝需要温度、湿度,稍微有一点问题,就真的让你颗粒无收,县太爷在县里那就是土皇帝,在蚕宝宝吐丝的季节,都不敢敲锣打鼓。

    “原料还是自给自足来的稳定。”王国光眼前一亮,对着张学颜说道:“大明和蒙兀儿国沟通往来,获得了无数的棉花,但来自蒙兀儿国的棉花,也仅仅占了5左右,而更多的是依靠山东的棉花,山东棉花占松江棉来料的45,这就是铁证。”

    来自占城的米,来自蒙兀儿国的棉花,这都是大宗商品,但对于大明这個庞然大物而言,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甚至无法影响松江府的棉花价格,因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依旧大明内地的棉花,山东、河南等地的棉花。

    这也是蒙兀儿国的阿克巴大帝不敢跟大明蹬鼻子上脸的原因,大明可以不用蒙兀儿国的棉花,但蒙兀儿国要当二道贩子,就必须要大明的棉布。

    阿克巴想过自己织造,后来发现过于困难,勤劳的劳动力,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