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五十三章 没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决的(3/10)

    比如海瑞到南衙做巡抚,第一件事就是在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有了现在的黄浦江,有了繁荣的上海浦。

    海瑞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袖手谈心性的空谈之辈,相反,他在应天巡抚的位置上做得很好,就是做的太好了,才被迫升官致仕。

    “国之大计,黄金水道。”阎士选言简意赅的形容了这条从杭州到宁波运河的意义。

    整条运河途径绍兴到宁波,宁波是双屿港,是整个大明天然良港之一,修通了这条水道,就意味着彻底打通了海运和河运,北煤南下,南银、货北上,就彻底成为了通途。

    阎士选极为感慨的说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陛下将京杭大运河称之为大明经济之命脉,绝非虚言,如果真的到运河看一看,就知道什么叫舳舻千里,络绎不绝,漕船靠右而行,首尾相连,一眼看不到头。”

    “内河河运的价格是陆路运输的六分之一,其价格极为低廉。”

    隋炀帝把大隋给亡国了,不是修运河大兴土木导致的,是他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吃了三次败仗,搞得人心思动。

    这个时候吃了败仗的杨广,在大业十二年七月,回到了洛阳。

    那个时候杨广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洛阳回长安都城,稳住人心,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高句丽之仇,徐徐图之;一个是继续留在洛阳东都,调集勤王军,将所有山东(崤山以东)的民乱平定。

    这两个选择,无论选哪一个,隋朝都亡不了。

    但杨广偏偏都不选,他选了南下江都,也就是扬州,他跑了,他这一跑,直接就把隋朝的国运给断绝了。

    所以隋炀帝亡国,完全是个人能力和野心不匹配。

    大明的大运河是大明自己修的,从洪武年间开始,一直到永乐十九年,才算停止了大规模修建,但自宣德年间开始,大运河的疏浚每年都在进行,所有的水利设施都是需要维护的,超过二十年不维护,就彻底不能用了。

    “趁着能修的时候赶紧修。”阎士选给出自己最后的意见。

    矛盾说讲万事万物发展的循环往复,在国力上升的时候,这种大项目最好赶紧上马,修好之后贻泽无穷,国力下降的时候,想修都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