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区会变成无人区,这很残忍,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战略。
这种打法,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慢,慢就代表着旷日持久,朝中不能反复的翻烧饼,要一以贯之的推行,除了慢之外,好处就很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后患,因为缓冲区到无人区的渐变阶段,人们已经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陛下,臣说的有问题吗”李如松低声询问。
“没问题!要的就是你这种理所当然,把这件事当自家事办的理直气壮!”朱翊钧满脸笑容的说道。
陛下说没问题,李如松是真的信,他信戚继光,也信陛下,陛下说他的想法是对的,那就没人能说是错的。
李如松不喜欢政治,他甚至反对文臣总督军务,他觉得自己的父亲李成梁有点过于老奸巨猾了,而自己作为武勋之后,可以单纯点,单纯的做个武将,为了战胜而战胜。
而李如松的这种单纯,最大的倚仗,就是陛下在塑造一个武将、军兵不需要面对那么多人心鬼蜮的环境。
在万历朝当将军,是一种幸运。
李如松一时技痒,就跟李舜臣乒乒乓乓打起来了,李舜臣不是李如松的对手,现在的李如松是大明的第一猛将,逐渐衰老的戚继光都已经打不过李如松了,熊廷弼秋闱考中了举人,要在全楚会馆备考明年的会试,否则这李舜臣恐怕连熊廷弼都欺负不了。
李舜臣能打,但也就是朝鲜地面,和大明悍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陛下,宁远侯到了。”小黄门奏闻陛下,李成梁来了,他是来辞行的,在过年之前,他要回到辽东去。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金安。”
朱翊钧笑着说道:“宁远侯,请坐,朕实在是心有愧疚,宁远侯年事已高,不愿征战,但此次大军前往朝鲜征战,其他人,朕不放心。”
“君有命,臣自当肝脑涂地。”李成梁再俯首,才坐下,这次回辽东,李成梁上了两次奏疏拒绝,他认为王如龙在辽东就够了,自己不必前往,但王如龙要跟着戚继光一起入朝,朝中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李成梁真的不想去辽东了,都说他李成梁养寇自重,为了自家勋爵的世袭罔替,李成梁也要主动减少这种可能性,而且打仗,可是一件极耗心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