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冯保。
“织田信长的妹妹织田市,代呈送倭国国书,说倭国制定了一些错误的国策,希望重新调整和大明之间的关系,共同结束在朝鲜发生的战争。”冯保呈送了一本奏疏。
倭国因为内部矛盾激化,不得不将矛盾转移到外部,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且取得了巨大优势,差一点鲸吞整个朝鲜。
大明出兵干涉后,倭国相继在平壤、开城、汉城大败亏输,在胜利的天平完全倾斜向大明,战场对倭国完全不利的局面下,倭国提出了议和。
倭国承认了中国是文明的源头,倭人从中国学到了文字、行政和宗教,所以倭国就诞生了。
国策是错误的,织田信长承认战败,并且愿意退出朝鲜战场来换取和平,同时,织田信长的国书中,强调了大明和倭国关系源远流长,并且保证了不会重复过去错误决策。
朱翊钧拿起了奏疏说道:“织田信长在国书中,说起了倭国人起源于秦朝方士携童男童女,东海寻访仙山的故事。”
“朕非常反感这种说法,同样对于倭人而言,倭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
“当然,朕对这件事无法认同,因为朕无法接受所谓的汉人后裔数典忘祖。”
“他的所有请求,朕无法答应。”
朱翊钧做了批复,织田信长确实挺不要脸的,直接把倭国起源定性为了徐福东渡,讲起了一衣带水睦邻友好的叙事。
朱翊钧直接否定了这种渊源,虽然没说脏话,但意思非常明确,别来蹭关系!恶心!
“有意思,织田信长收到的战报,恐怕不是真的战报。”朱翊钧做完了批注,笑着说道:“前线隐瞒了许多事实,让织田信长以为朝鲜战场仍然是相持阶段,以为还是一个筹码,来换取一些东西。”
“但朝鲜战场不是筹码,是朝廷故意留下来训练新式战法,并且持续对倭寇放血的伤口。”
“而且,他怎么可以干涉自由贸易!”
织田信长眼里的朝鲜战场,应该是僵持,所以他才觉得是筹码,这是前线给他战报塑造出来的。
而前线也多少有点拎不清,以为这种拉锯和反复,是大明军对倭式城堡毫无办法;
但羽柴秀吉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