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一十六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9/10)
便否决了顺天府丞王希元的罪请致仕的奏疏。

    朱翊钧将批好的奏疏,交给了冯保说道:“大明京师日新月异,一日三变,去年冬,京师人数已经超过了四百万人,而松江府比京师人数还要多,达到了四百五十万人之多。”

    “如此大都会,如何有效管理,对于任何衙门,都是巨大的挑战,这并不是王希元无能。”

    “正阳门外窃英烈之后的案子,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一个剪影。”

    急变之世,旧的生产关系在新政的推动下开始破产,新的生产关系在不断的建立,这其中种种矛盾,对大明皇帝和朝廷,都是考验。

    “夫流水不腐之理,载于典册久矣。深泽虽泓,若无活水相济,终成涸潭;巨舸虽巍,若固封疆自守,必致枯槁。”

    “观夫今之官厂,犹重垣九锁之池,闭牖绝窦之境,纵有万斛之储,焉能久持譬若灵沼失泉脉,则萍藻尽糜;金柅断枢机,终辐辏皆隳。”

    “此非天时之咎,实乃壅蔽之害也。”朱翊钧在看王家屏的《启户牖破闭锢建工盟五事疏》,王家屏和王崇古深入交流之后,回到家修改了下奏疏,并且和王崇古联名。

    官厂之弊就在于户牖闭锢,风能进、雨能进朝廷监察审计不能进,就是官厂最大的弊端,所以要借着建工盟也就是工会的事儿,来启户牖破闭锢。

    朱翊钧非常认可王家屏的奏疏,但他最终还是朱批了一个字:难。

    “让王次辅和少司寇不要太乐观,他们的想法很好,但这工会的事儿,恐怕还是要让他们失望了。”朱翊钧无奈的说道:“最后八成变成了裙带吃闲饭的养闲之所。”

    朝廷有大量不视事的吃闲饭的衙门,这些地方,就是养有裙带关系的闲人,这些闲人真的进了实权衙门,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

    朱翊钧不看好王崇古和王家屏的努力,人心本私,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有点权力就想变现。

    “陛下,金池总督府送来了奏疏。”小黄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六个总督府的奏疏,会更快的呈送皇帝预览。

    邓子龙在奏疏里说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儿,皇帝赐给他的佩刀,他找回来了。

    在大明南洋水师抵达金池总督府的时候,邓子龙表现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