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六策安辽固疆本 皇恩特许惩贱儒(4/10)
两拳,就知道改悔了。

    皇帝开心,李成梁活动下拳脚,顺便能纠正下京师的风力舆论,何乐不为呢

    而且讲武学堂是培养军将的地方,也算是皇帝给的承诺,只要不生事儿,他们李家就是与国同休的宁远侯,甚至是公爵府。

    “老…侯巡抚啊,我上次回京,不就揍了几个不开眼的御史大夫吗”李成梁满脸笑意的说道:“陛下安心,揍人的事儿,臣在行!交给臣!”

    揍言官这个举动,本身就是跟文官这个集体切割,也是自污的行为,他有事没事就揍文官,哪个文官愿意簇拥他

    这样一来,不用南下,也达到了让皇帝陛下安心的目的。

    朝中需要一个这样的混不吝,戚继光现在是奉国公,大将军,他代表着十万京营和两百万军兵的意志,实在是不方便干这个混账事儿。

    李成梁就无所谓了,在京言官们眼里,他们心里的成见,已经把李成梁塑造成了那个模样,既然文官集体对李成梁有成见,那他索性就活成成见的模样,让他们瞧瞧。

    “啊,如此这般。”侯于赵只好接受了这个结果,李成梁、李如松对文官非常不满,这源于长久以来,大明以文制武、兴文匽武的风力舆论。

    李如松曾因谭纶总督京营军务,公然挑衅。

    大明文官集体,这个说法是不太精准的,正确的解释是:地主官僚阶级。

    这个阶级已经逐渐变成了历史前进的阻力和障碍,正在逐渐成为生产关系改变历史桎梏、政治权力上的保守壁垒、文化意识上的守旧门阀、社会阶级、地理流通的阻碍。

    在生产关系上,支持人身依附,反对自由雇佣;在政治权力上,支持等级森严,反对维新变法;在文化意识上,支持异化儒学,反对新学理学;在社会流通上,支持人员不得自由流通,反对普及教育。

    不是徐成楚那种反对,徐成楚的反对是基于考虑大明一盘棋,人口虹吸效应的剧烈影响,要求建立横向财税转移支付,来弥补内地培养人才的巨大投入,缩小沿海发达地区和腹地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贱儒反对穷民苦力通过教育实现阶级跃迁,和他们平起平坐。

    这就是皇帝为何对大明文官集体,或者说地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