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万历十五年的两个最重要的新政并列,万历十五年确定日后要推行的新政很多,吏举法、黄金故事、丁亥学制、世界明馆、落日计划等等。
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吏举法和丁亥学制,而辽东农垦局,和前面两件同样重要。
还田令和一条鞭法是长远目标,张居正觉得自己离世那天,能看到还田令和一条鞭法的深入推行,那也可以死而瞑目了。
一条鞭法仍然沉睡,因为张居正发现,以大明庞大的体量,赤铜、白银、黄金这些金属货币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撑不起一条鞭法的运转,只有黄金故事讲好,一条鞭法才能有推行的基础。
张居正把这件事看的很重要,宁愿冒着大雪,过年休沐也要和陛下深入谈一谈,明白陛下的真切想法,好推行政令,他需要明确的知道,陛下到底是为了安抚宁远侯回京,才对辽东如此重视,还是真的非常看重辽东王化。
通过和陛下讨论《安边六策疏》,张居正明确的知道了陛下真的看重辽东王化。
“先生,这海外的种植园再多,也在海外,这辽东就在家门口,真的垦出来,能给大明留下五十年甚至是百年的遗泽了,入朝灭倭,朝鲜山多地少,倭国更是除了矿产,什么都没有,入朝作战,还是为了辽东太平。”朱翊钧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入朝灭倭真的大赚特赚的地方,不在朝鲜,不在倭国,而是在辽东千里沃土,大明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已经有些余力开垦辽东了。
家门口的地,再少也不嫌少,海外的地,再多,其实也不完全属于大明,这也是朱翊钧如此重视汉乡镇发展的原因,只有汉乡镇壮大起来,这些海外领地的汉人,才能扎下根来。
“陛下,今年岁入有点超出了预期。”张居正说起了这次入宫的第二件事,年底盘账结束了,今年朝廷岁入超出预计的多。
张居正坐直了身子,将奏疏交给了陛下说道:“田赋折银1700万银,比去年多了五十万银,比万历六年还少了50万银。”
“商税及官厂、煤铁烟专营、钞关抽分和关税等等,万历十五年的商税,已经高达2300万银,商税比例超过了60,这其中增长最多的是烟草专营,从三十万银利润,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