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二十六章 织田信长之死(2/10)
不知道如何劝说,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皇帝派她来,只是展现一下诚意,大明皇帝的说话算话。

    她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她改变不了织田信长的决定。

    这无疑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织田市可以理解织田信长的决策。

    在军事上,大明已经从半火器完全迈进了火器时代,快速帆船的庞大,让人绝望,倭国传统的武士战术体系完全无法抗衡新体系作战,赖以生存的山城,对大明而言不过是个难开的乌龟壳罢了。

    倭国的武士、足轻在逃亡,宁愿被白鸡毛羞辱也不愿意上战场送死,军事在崩溃。

    在经济上,大明完全开海,让倭国完全处于经济依附的发展状态,矿产宝钞这种机制,从经济基础上分化了倭国,有人获利有人受损。

    织田信长预见到了经济主权的沦丧,倭国本身的小农经济体在无序的崩溃,这不是大明主动结束小农经济,无序的经济崩溃,击垮了倭国所有的共识,所有人都处于迷茫之中。

    在文化上,极乐教的兴盛,代表着倭国礼崩乐坏,最基本的秩序已经无法维持,没有秩序,就没有权力的稳固。

    多个维度上的困境,最终将织田信长推向赌国运的决策:

    织田信长不是盲目相信神风,而是清醒认识到,在大明帝国系统性的进攻下,任何常规策略都注定失败。

    只有赌国运,豪赌一次,才有破局的可能。

    杀死使者本质是通过制造不可调和的冲突,来强行维系国内共识,更加可悲的是,织田市清楚的知道,无论织田信长选择战或和,都不影响结局,大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着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倭国。

    织田信长这种殊死一搏,只是为可能的变数争取时间,但变数是什么是神风是偶然的军事胜利吗

    哪怕是真的偶尔打赢了,大明皇帝那种决绝的性格,绝对不会和忽必烈一样善罢甘休,大明可以输很多次,而倭国只能输一次。

    这本质上是一场名为文明的战争,从大明初步完成万历维新之后,大明已然获胜。

    织田信长的决定,只对织田市说过,但他要调动武士,对大明使者动手,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京都一些无端的猜想,很快,消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