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奏疏,起初眉头紧蹙,最后还是释然的叹了口气。
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活了下来,但二条城粮仓甬道之变,织田信长没有活下来,略显潦草的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
织田信长的军事天赋是毫无争议的强横,毕竟三次信长包围网,都被织田信长给破掉了;
在倭国一众只能说是拟人的大名里,织田信长算是个好人了,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意图减轻倭国平民的负担,想让让农夫回到土地上。
在朱翊钧看来,无论怎么讲,织田信长都努力过了。
至少在消灭倭寇这件事上,织田信长的立场和大明是一致的,倭国也饱受倭寇之苦,农夫不在土地上,四处流浪,自然是倭患频发。
“陛下,织田信长怎么说也算是个人物,他就没想到吗这些个大名们会在他失去大明庇护的时候,立刻跳出来,乱刀将其砍死”冯保低声说道:“陛下,臣怎么觉得织田信长是在自杀”
“打是打不赢了,大明军的进攻,绝不会跟胡元那般胡闹,水文地理勘测了十数年之久,期盼着神风出现,这不是在赌大明军不谨慎吗朝鲜六大战,加上对马岛之战,大明军的谨慎,他看在眼里。”
“可是议和,就代表着他要承担历史罪责,大明大胜,条件肯定苛刻无比,这割让海权、矿权,日后得挨多少的谩骂”
“所以,左右为难之下,见到了织田市并没有受到苛责,索性直接选择这种几乎于自杀的方式结束”
冯保作为宫里人,有个风吹草动,他都会谨慎再谨慎,织田信长调动人马要杀大明使者高启愚,动作太明显了,难道在进入粮仓甬道之前,织田信长都不派自己人,扫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吗
已经经历过多次刺杀,本能寺之变之后的织田信长,居然如此的大意!
这种近乎于荒诞的结局背后,大抵是织田信长真的无计可施了。
“大明驻倭牙兵什么实力,织田信长又不是没见过,他难道指望他那一千五百母衣众,对抗大明精锐”
“陛下,他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冯保补充了一条证据,织田信长是有很多机会留下遗言的,比如见到织田市的时候,比如在那些大名们惺惺作态的时候。
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