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秀吉再次入寇朝鲜,大明如何应对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丰臣秀吉去了大明京师,只会死无葬身之地,陛下从来不爱惜自己的名声,更不在意倭人的死活。
丰臣秀吉不能去,就得付出代价。
高启愚发动了无中生有,摸出了一张虚空牌,让丰臣秀吉疲于应对。
“过分吗”高启愚摇头说道:“我没把他们家的倭王迁到大明,在路上让倭王沉海,已经是非常含蓄了,过分哪里过分。”
高启愚的话让李诚立有些惊讶,随后就释然了,这高启愚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如此狠毒,理所当然。
高启愚说的倭王,其实是倭国的天皇,也叫山城君。
大明在建立长崎总督府之前,对倭国的体制和天皇的作用,认知为零,以为倭国的天皇,是山城国的国君,大明册封的室町幕府将军就是倭国最高统治者。
但长崎总督府建立,经过了极为深入的了解后,才理清楚了山城君、倭王、天皇,居然是一个人,这天皇才是倭国最高统治者。
在侧卧之榻,居然有个僭越称皇的家伙!
自从知道倭王、山城君在倭国以天皇自居之后,大明士大夫们人人如鲠在喉。
礼部查典,才发现最少从隋朝时候,倭王就已经开始自称为皇了,比如隋炀帝时,就有倭国使者小野妹子(男,汉名苏因高),在国书里偷偷写了一句‘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把倭王天皇迁到大明去,然后让倭王天皇一家沉海,这是高启愚之前的谋划,但考虑到执行的困难程度,他打算看情况再说。
高启愚看着窗外的京都,眉头紧蹙的说道:“倭国现在的局面很差,朝鲜丧师八万众,国内人口流失、土地抛荒、贫富差距变得愈加极端、极乐教肆虐。”
“倭国一方面处于纸醉金迷的繁华之中,这些港口城池,似乎从未被这些战乱所影响到;一方面则是极端的贫穷,本该随着人口流失缓解的人多地狭矛盾,并没有缓解。”
“分歧、撕裂、反对和消灭,倭国正在消灭倭国。”
“陛下问臣,织田信长可是自绝我不清楚,但大概是的。”
李诚立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大鸿胪为倭国国相,有没有什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