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进京的原因是大明到老挝的路修通了,刀揽胜此行还有一个目的,请求大明皇帝确定他儿子为继承人,这个册封对老挝非常的重要。
如果没有来自大明的首肯,他不知道老挝会陷入怎样的窘境。
黔国公沐昌祚承诺,只要老挝保证精绝盐的供应,那云南黔国公府就保证,随时随地有一把刀顶在安南的腰上,让他不敢入寇老挝。
沐昌祚说到做到,安南国,再不敢侵入老挝了,这份安全承诺,在前年进行了一次扩容,条件没变,是对安全保障的范围进行了扩充,多了一个东吁缅贼。
这些年老挝没少被安南国和东吁国欺负,东吁缅贼甚至三次攻破了老挝的首府囊汉(万象),若不是大明军做主,刀揽胜不可能收复首府囊汉。
“听得懂汉话吗”鸿胪寺少卿俞良史对着通事问道,从云南传回的消息来看,刀揽胜应当是不会汉话,少卿和通事确定了一遍。
通事还专门拿了一本厚重的藩国仪注,翻到了老挝那一页说道:“听不懂,虽然自永乐以来朝贡三十四次,但都是到云南大理就回了,这些年,他们被安南国打了两次,被缅贼打了三次,每次都是国破家亡的程度,刀揽胜,并不通汉话。”
从有限的记录来看,刀揽胜不会汉文。
“我会!”刀揽胜并不清楚面前接待自己的大明官员究竟是谁,他指了指自己说道:“我说的不好,但是的确会汉话,我学了两年,因为没有好的教师,学的并不是特别好。”
“我们老挝,上至老翁,下至幼童,都在学汉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大明人做生意,做买卖。”
俞良史打量了下刀揽胜的样子,笑着说道:“会说汉话就好,但仍然要配个通事为宜。”
配个通事,防止话赶着话,吵起来。
刀揽胜要是敢跟大明皇帝蹬鼻子上脸吵起来,怕是消息传到云南,老挝就要亡国了,这是君辱臣死的封建帝制时代,为了防止可能会出现的争吵,通事居中缓和情绪,就变得很重要了。
当然,刀揽胜是入京来拜大哥的,他是生怕大明无所求,大明要的越过分越好,最好直接把老挝郡县化了,就不用受那么多气了。
正如礼部官员说的那样,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