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沈一贯对李成梁没信心,而是身份问题。
李成梁是宁远伯,不是宁远侯,李成梁因为当街杀人被削了一级爵位,但陛下似乎忘记了。
朱翊钧真的忘记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复爵的圣旨已经写好了。
李如松从倭国归来,就会诏告天下,李成梁连自家的客兵一个都不少,都带往了西域,李成梁从来没有失去过圣眷,也没失去过爵位,连印绶监都没有刻新章。
沈一贯非常看好李成梁,但他不想跟李成梁搭档,这个人出了名的怪脾气,和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这么多年,也就侯于赵这个怪脾气能和李成梁好好相处,到了西域,李成梁就如同脱了缰的野马,遭殃的是西域诸番。
“王侍郎还想回山东吗”朱翊钧笑着询问王一鹗的想法。
王一鹗十分确定的说道:“回禀陛下,若是能回去自然是极好的,这眼看着该种海带了,海带的鲜美是鲜盐,上海那边正在培育菌群,发酵鲜盐,臣这事儿还没办完,总怕功亏一篑。”
王一鹗的身体入了京师,但他的魂儿还在山东的海田盐场。
“那王侍郎也回不去,廷议已经做了决定。”朱翊钧笑意盎然的说道:“山东朕会留心的。”
“臣遵旨。”王一鹗再俯首领命,反抗不了,胳膊拧不过大腿。
他在京师,也能为山东百姓的利益奔波,比如再修几条驰道,增加几个海防巡检,对胶州湾进行再开发,最好能打造一个北方最强港口出来,这么大的北方就这么一个不冻港,只要好好经营,山东穷不了。
三位新入朝的大臣离开了文华殿后,朱翊钧才细细读起了东征记,越看越不对劲儿。
“咦,先生居然埋伏了朕这么久!”朱翊钧看完之后,笑着摇了摇头。
东征九胜,每一篇的开头,都是皇帝的圣旨,有些时候把一些事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就截然不同,朱翊钧已经见识过很多次。
这一次礼部把皇帝圣旨放在前面,长篇大论,搞得好像他朱翊钧开了顺风耳和千里眼一样,总是能对战场做出关键性的指示,意义重大。
关键是这里面很多圣旨,都是马后炮,就是仗打完了,皇帝肯定前线战果的圣旨。
这里面多数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