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靠在太师椅上,眯着眼睛,静静的听着,在他身前的人的话。
“官家已下敕书,召回杨潜古、崔平叔…”
“还望太师能入宫劝谏,万勿令这等小人回朝,以免污元祐更化之政,使圣朝蒙羞。”
说话的人是新除的左谏议大夫梁焘。
梁焘的父亲是梁蒨,文彦博的门下老人。
曾在贝州城下,跟着文彦博一起平定王则之乱。
从此入了文彦博的眼,一路提拔。
有着这些香火情在,梁焘当然也能在文彦博面前有说话的地方。
文彦博听着梁焘的话,只闭着眼睛,道:“杨潜古为人如何,老夫并不知晓。”
“但崔平叔,却是老夫门下故吏…其为人,老夫也算是了解的。”
“仁祖当年,就曾以‘尽美’二字,赐予崔平叔,勉其为国效命!”
这是事实。
崔台符最初是跟着文彦博混的。
崔台符改官的荐书之中,有一张就是文彦博给的。
所以,文彦博是崔台符在官场的领路人。
故此,这么多年来,尽管文彦博对崔台符一直态度冷淡。
但每逢节庆,崔台符都会派人去洛阳(现在是汴京)给文彦博问安。
而文彦博虽然一直冷处理,但也没有将崔台符派来的人赶出去。
梁焘听着文彦博的话,低下头去,道:“当年的崔平叔是当年的崔平叔!”
“太师难道忘了?”
“熙宁年间的登州阿云案,崔平叔阿附王安石,扭曲刑统,流毒至今…”
“下官听说,太师当年因此曾言:崔平叔,非吾门下故吏也!”
当年的登州阿云案,最终演变成了大宋的刑讼大辩论。
司马光、王安石各执一词。
朝野内外,分别站队。
崔台符就是站的王安石的队伍。
最终,王安石靠着说动先帝,前后三次以天子权威,下达诏敕,修改法律,才战胜了司马光。
这也是司马光和很多参与其中的旧党大臣最不服的地方——辩论就辩论!讨论就讨论!
说不赢我了,你就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