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 第二百八十三章:一边忙着布局,另一边也没消停(5/7)
富得流油,也知晓粮食的重要性。

    故而打算在秋后算账的戏煜命青徐二地内的将军士卒日夜操练,只为保持最好的作战状态。

    与此同时,他还命商队停止了对西部的贸易开发,只沿纵线上下运输,一些人北上,一些人南下,从而让南北两个方向的沿途城市都逐渐发展起来,变得繁荣了不少。

    这才是他最初坚持建立商队的主要目的,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特产。

    可能某地粮食种植面积少,但矿产资源丰富,这个时候商队的价值便体现出来了,用粮草去兑换当地特产,既满足了当地百姓的肚子,也充实了自己的矿产资源。

    再比如说一些缺少军需装备的守城,也可以通过矿产、粮食以及金银财帛来换取。

    要知道,当初青徐二地淘汰下来的军需装备可不在少数,像什么单手连发的长弩、双人协作的大型连弩,投石器······应有尽有。

    这些东西对戏煜来说是淘汰的废铜烂铁,但对其他地方的守军来说,可就是宝贝了。

    毕竟谁都不是戏煜,没有能力更没有本事去设立天工院,养活不了,也不愿去养活那么多的能工巧匠。

    故而许多精巧的机括乃至全新发明的武器军需于他们而言都是痴人说梦。

    就这样,日子平平淡淡的过到了八月份。

    原本该是秋收的喜庆日子,却被一场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破。

    不论是青徐二地,还是兖州境内,皆因为雨水频发而有了小范围的洪涝灾害。

    也得亏诸葛亮对天象研究颇为精通,风相也略懂一二,这才早早疏散了一些地方百姓,放弃了一些即将收割的粮食,这才赶在阴雨天气持续到来之前,将所有损失降到最低。

    接着,他又命人在雷泽和濮水周边用巨大的泄洪闸门堆堵囤积了大量的雨水,打算趁东郡和济阴境不注意的时候,开闸泄洪······

    他这边动作不断,曹丕那边也没停着。

    历经小半年的时间,夏侯淳终于率着大军分批来到了东郡,来到了这个他曾镇守多年的故地。

    曾经的他是东郡太守,专门镇守在濮阳,后来因为功绩斐然,在北袁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擢升为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