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东非过去并不重视北扩,这使得达尔富尔人忽视了东非这个潜在的敌人,要知道几十年前,东非不是没有和达尔富尔发生过冲突,南方最宜居的地方都被抢走了不少。
但是,这些问题都因为英国人的到来,被达尔富尔选择性遗忘了。
“好了,先将他们关起来。”法尔胜团长这个时候插话道:“接下来我们就在法希尔等待英国人的到来吧!”
阿里第纳尔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东非出兵达尔富尔,最大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不是达尔富尔人,而是英国人,只要摆平了英国,那达尔富尔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
两天后。
英国驻喀土穆的少尉约翰逊正带着一支规模十分可观的军队向着法希尔进军。
这支军队人数足足有两千多人,不要看和东非差距比较大,但是英国人十分有自信靠着这些人吊打达尔富尔人。
两千多人中真正的英国人只有一百多,其次则是三百多印度人,而其他大部分则为苏丹和埃及人。
事实上如果不是交通和物资补给供应上比较困难,这次英国人肯定也愿意多带一些士兵。
“这两天感觉路上的臭虫突然少了许多,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达尔富尔人像样的抵抗,是不是阿里第纳尔改变了打法?”约翰逊对副手查理说道。
英军将阿里第纳尔派出来骚扰英军行军的小股部队称之为臭虫,其骚扰让英军不胜其烦。
毕竟从喀土穆到达尔富尔中间落脚点很少,大多数时间都要穿过撒哈拉沙漠,多停顿一点时间,也会给英军的补给造成很大困难。
在英国人的想法里,还是早点结束这场战争为好,毕竟跑到达尔富尔作战,完全是一笔亏本买卖,但是英国人又不得不出兵达尔富尔。
毕竟连达尔富尔人都对付不了,很容易给苏丹地区的一些部落和势力树立不好的示范。
毕竟阿里第纳尔和其领导的达尔富尔人,和苏丹其他本土势力没有太大区别,甚至不如东部地区的诸多苏丹本土势力。
毕竟东部地区人口,对外交流都不是达尔富尔地区可比的,人口自然不需要多说,有着尼罗河托底,东部人口向来是苏丹最集中的地区。